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6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763篇
安全科学   391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320篇
综合类   2197篇
基础理论   312篇
污染及防治   305篇
评价与监测   660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通过对锦州市大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近一年的监测与分析,找出了锦州市大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甲醛和二氧化碳,揭示了影响锦州市大型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2.
广州市某些室内公共场所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了广州市人流较大的餐厅、歌舞厅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经过采样分析,所有样品中共定性检测出了46种化合物,其中11种属于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污染物。大部分样品的挥发性有机物总浓度(TVOCs)处于我国室内环境质量评价试行标准二级范围内,两个新近装修的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过了试行标准的三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3.
兰州市近年空气质量有所好转,频繁出现"兰州蓝"现象.本文利用兰州市2013—2018年空气污染物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兰州市空气污染特征、潜在来源和成因.结果表明,2013—2018年兰州市SO2、PM2.5和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NO2、CO和O3浓度呈上升趋势,PM2.5和PM10是兰州市的主要污染物,其值远远高于标准限值.大气污染物与气象参数的关系表明,较低的一次污染物与较高的风速相关,二次污染物O3其较低的浓度值与较低的温度有关.从后向轨迹模型分析来看,新疆塔克拉玛干及周围的戈壁沙漠、内蒙古高原和西部青海地区是春季、秋季和冬季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区,兰州东南部周边地区是夏季的主要源区和秋季的次要源区.初步分析了当地污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影响,由于严格的排放控制,空气质量的改善可能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有关,而气象条件的贡献并不明显,具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保山市空气污染趋势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10年保山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发展趋势、空间分布、污染特征及污染与气象的关联度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据以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应用经源高、粒径和风速修正的ATDL模式计算烟尘的扩散。通过实测数据与风速的经验关系估算地面扬尘,并且通过资料分析提出在大城市附近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本底值存在的设想,从而得到了总尘浓度的计算方法。用此方法计算尘的日平均浓度及月平均浓度,经与实测值比较结果尚好。  相似文献   
996.
绿化树种叶片中硫元素的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3年研究了昆明市的11个绿化树种叶片中S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多数树种叶片中S含量与空气SO2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可以做为大气中SO2污染监测的树种。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混凝气浮-臭氧生物活碳串联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技术可行,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系统抗冲击能力强.处理费用低,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生物滤床中一氧化氮的好氧去除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美国Ultramet公司生产的Carbon-Foam为滤料,应用生物滤床处理NO模拟废气,研究了生物滤床在好氧条件下对NO的处理效果,并对NO去除过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O的去除效率随空床停留时间(EBRT)的增加而增加,在EBRT为6min、进口NO浓度为107.14mg.m-3时,NO去除效率为63%;随着进口浓度的提高,NO去除效率降低,而NO消除负荷增加.生物滤床中NO的去除过程由微生物硝化和化学氧化共同作用完成,其中以微生物硝化作用为主.化学氧化作用包括气相过程和液相过程2部分,当EBRT<4.6min时,液相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大于气相;当EBRT>4.6min时,气相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大于液相.当EBRT≤2min时,传质是NO去除过程的控制步骤,此时,微生物硝化作用和液相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均受传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99.
The monthly concentrations of NO2, NOx, SO2 and O3 measured by a passive sampler from February 2003 to January 2004 showed that the air pollution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 in Kathmandu valley was higher than the summer season. The O3 level was found the highest during April, May and June due to strong radiation. The hourly concentrations of NO2, NOx, O3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 were also measured by automatic instruments on December 2003. Temperature at the height of 60 m and 400 m at Raniban Mountain in the northwest of Kathmandu valley was measured on February 2001 in the winter season and the average potential temperature gradient was estimated from observed temperature. Wind speed was also measured at the department of hydrology, airport section, from 18 February to 6 March 2001.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able layer and the calm condition in the atmosphere strongly affected the appearance of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s of NO2 and SPM in the morning, and that the unstable layer and the windy condition in the atmosphere was considerably relevant to the decrease of air pollution concentrations at daytime. The emission amounts of NOx, HCs and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 from transport sector in 2003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increasing rate of vehicles on the basis of the emission amounts in 1993 to be 3751 t/a, 30570 t/a and 1317 t/a, respectively. The diurnal concentrations in 2003 calculated by the two-layers box model rep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ion in Kathmandu valley such as the maximum value of O3 and its time, the maximum value of NO in the morning, and the decrease of NO and NO2 at daytime.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in 1993 calculated suggested that the main cause of air pollution was the emission from transport sector.  相似文献   
1000.
以一化工厂作为研究对象,按1/3125缩尺制作模型,在风洞实验室中进行扩散试验,研究该区域的大气污染情况,以及地形和局地气流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