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对3类含不同碳链结构的有机物进行臭氧氧化,研究了氧化过程中的甲醛浓度变化情况,并对臭氧单独氧化、臭氧和羟基自由基混合氧化和羟基自由基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以丙烯酸为目标物,分别研究了不同进气流量、气态臭氧浓度和双氧水投加量对甲醛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环上不同的取代基对甲醛产量有较大影响,单烯烃的α-C上连接的基团对甲醛浓度影响更大;在氧化过程中,甲醛浓度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出现峰值.增大进气流量和进气臭氧浓度会使峰值减小,并使出峰时间缩短,但会提高初始产出速率;对不同有机物,羟基自由基氧化对甲醛产量的影响不同,氧化丙烯酸和反丁烯二酸时,甲醛积累量减小,而氧化壬基酚和水杨酸等芳香族化合物时,甲醛积累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在流动相为乙腈/水的梯度淋洗条件下,对内燃机排气中醛、酮污染物同时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吸附管的采样效率>95%,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10%,回收率为87.5%-115.0%;利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在醛、酮衍生物各自最大吸收波长检测13种醛、酮类衍生物.醛、酮最低检出限为0.6-2.7μg·l-1,线性范围2.1-13333μg·l-1.  相似文献   
13.
袭著革  杨丹凤 《环境化学》1999,18(5):453-457
应用紫外光谱移动法和溴乙锭荧光法对三种醛类化合物与牛腺DNA的加合以及它们引起的DNA-DNA交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甲醛和乙醛能够与DNA形成共价加合物,与四种脱氧核苷加合顺序分别为dG〉dC〉dA〉dT和dA〉dG〉dC〉dT,丙烯醛与DNA的加合不能用紫外光谱移动法测定。甲醛能够显著地引起DNA-DNA的交联;乙醛也有这种作用,但不显著;丙烯醛的交联作用未测出,可能是由于羰基碳正电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大气中醛的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我国大气监测中推荐的测定甲醛的酚试剂法和乙酰丙酮法作了改进,酚试剂法将反应时间30min改为80min,乙酰丙酮法将在室温下反应120min改为在70℃水浴中反应5min。干扰实验表明,其他醛类对乙酰丙酮法测甲醛无干扰,所测结果为甲醛,酚试剂法所测结果不仅为甲醛同时还有乙醛等其他醛类,因此可用它代表总醛。  相似文献   
15.
在1986和1987年夏,对北京市城郊几个测点进行了大气甲醛和总醛的采样分析.用酚试剂法测总醛,乙酰丙酮法测甲醛。1986和1987二年大气总醛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5和9.9μg/m~3;1987年夏大气甲醛浓度平均值为4.4μg/m~3.甲醛约占总醛的50%.甲醛和总醛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形,其浓度的高低与机动车密度,气象条件等关系密切.北京大气醛类化合物浓度水平是一次污染与二次污染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钟超凡  童珏 《环境化学》1994,13(4):312-317
本文用CO2气体气体化分离含氰废水中的氰,用乙醛等醛类吸收富集挥发出来的氰化氢而使氰以回收利用。气化分离除氰后,水中残余氰的浓度小于0.5ppm。对醛类与HCN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和吸收试验表明,乙醛等低分子醛能快速和完全地吸收气化分离出的HCN,并得到α-羟基腈、羟基酸及其盐等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Inmosthigherplantsthesynthesisandaccumulationofbetaineunderstresscondition(saltordrought)hasimportantphysiologicalsignificance(Greenway,1980;Hanson,1978;Storey,1977;Wyn,1977;1978;Hatz,1980).Thereweremanystudiesonthechangeinbetainelevelsin…  相似文献   
18.
Somealdehydesandketonesaretoxicandcarcinogenic.Tothepolutionofaldehydesandketones,agreatatentionhasbeenpaidalovertheworld.The...  相似文献   
19.
再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出水为原水,研究了臭氧氧化对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臭氧氧化后醛类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臭氧能有效降解水中有机物,臭氧投加量为8 mg·L~(-1)时,DOC、UV254、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5%、45.6%和80.2%.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峰各区的荧光强度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臭氧投加量为4 mg·L~(-1)时,再生水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质类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65.8%和63.2%.臭氧氧化产生的醛类副产物中甲醛和乙醛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当O3/DOC(质量浓度比)=1.1时,除丙烯醛外,其他几种醛类的浓度均达到最大值;臭氧氧化能够降低后续氯消毒过程中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浓度,对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的去除率为17%.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确定用2,4-二硝基苯肼吸附管的涂渍方法测定醛酮类化合物;比较了C18柱、佛罗里硅藻土柱及硅胶柱对DNPH的涂渍效率和乙腈对醛酮腙的洗脱效率。结果表明:硅胶柱对DNPH涂渍效率及对醛酮腙的洗脱效率高,是制备2,4-二硝基苯肼吸附柱的最佳填充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