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北固山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典型湿地类型之一,沿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其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威胁。然而,目前有关湿地重金属污染的吸附尤其竞争吸附的研究还少见报道。该文以北固山芦苇湿地为对象,采用平衡法对Cu2 、Cr(VI)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旨在服务于湿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与生物学效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吸附Cu2 、Cr(VI)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二者的表观最大吸附量(xm)分别为36.10g·kg-1和178.57g·kg-1(初始液质量浓度c0<500g·m-3),平均吸附率分别达到99.82%±0.35%和93.17%±1.14%。(2)无论单一吸附或竞争吸附体系,当c0(Cu2 )>250g·m-3时,平衡液Cu2 质量浓度快速升高。(3)c0相等的Cu2 、Cr(VI)竞争吸附体系中,平衡液中Cu2 质量浓度升高,Cr(VI)质量浓度下降;但xm的变化表现为Cu2 增加了2.7倍,Cr(VI)降低了2.4倍。(4)Cu2 、Cr(VI)的竞争吸附体系中,随Cr(VI)初始液质量浓度的变化(c0(Cu2 )恒定),Cr(VI)的xm下降至其单一吸附时的6%;而随Cu2 初始液质量浓度的变化(c0(Cr(VI))恒定),Cu2 的xm仅为其单一吸附时的1/3。  相似文献   
32.
目的验证35Cr2Ni4MoA材料采取镀硬铬、封孔表面防护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开展35Cr2Ni4MoA材料表面镀硬铬有无封孔防护状态下的实验室加速腐蚀环境试验,研究材料表面腐蚀行为特点,加速腐蚀试验共8个周期。通过蚀坑深度、腐蚀面积、单位面积腐蚀数量等描述35Cr2Ni4MoA材料表面腐蚀情况。结果 35Cr2Ni4MoA材料表面镀硬铬和封孔防护后试验件腐蚀程度明显减低。结论镀硬铬、封孔表面防护能有效提高海洋环境下35Cr2Ni4MoA材料表面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3.
微电解-生物膜法处理含Cr3+有机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微电解 生物膜复合工艺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有机废水 ,在实验过程中 ,废水中的有机物由生物膜中的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菌群作为营养源而消耗 ;重金属离子 (Cr3 +)则通过电沉积去除一部分 ,同时被生物膜吸收而去除 .实验结果表明 :在好氧条件下 ,培养、驯化后的复合微生物菌种分别经 4h与 1 2h可将废水中的葡萄糖从 1 0 0 0mg·l- 1降解到 2 0— 4 0mg·l- 1.对C6 H12 O6 含量为 5 0 0mg·l- 1,Cr3 +含量为1 0mg·l- 1的废水 ,经处理后 ,C6 H12 O6 含量为 1 5— 2 5mg·l- 1,Cr3 +含量为 1mg·l- 1以下 ,分别比单一的电沉积工艺与生物膜工艺Cr3 +去除率提高 2 5 %和 5 % .  相似文献   
34.
制革厂铬鞣废水中铬的回收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制革厂铬鞣废水含铬(Cr3 )量高、成分复杂、沉淀后铬泥纯度低的问题,本实验采用优化后的直接加碱沉淀法、絮凝后再加碱沉淀法和新型的硅铁电极法来回收铬鞣废水中的铬.3种方法所得铬泥的纯度分别在36%、65%和80%以上,比原铬泥纯度(27.7%)最多提高了近2倍.  相似文献   
35.
文中针对铬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六价铬的铬浸出渣引起的地下水、地表水及空气污染问题展开讨论,并以锦州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介绍铬浸出渣的治理历程,指出铬浸出渣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36.
在对水中总硬度测定条件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针对测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及解决方法,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制革废水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一个制革厂废水的分析和对不同工段废水处理工艺实验研究,根据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一种优化的以高效生化处理为主的综合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8.
撞击流反应器萃取电镀废水中Cr6+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用撞击流反应器对模拟含铬电镀废水中的Cr^6+进行了萃取脱除实验研究。与相同条件下的传统单级化学萃取相比,撞击流反应器利用两喷嘴的射流作用在两流体相对撞击时获得高效传质区域,能有效强化液液萃取的相际传质过程,其单级萃取率最多可提高20.11%。当萃取剂中TBP的体积分数为10%、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2、萃取时间为1min、H^+的浓度为1.0mol/L时,通过实验得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喷嘴间距离为喷嘴直径的3.4倍,搅拌转速600r/min,萃取温度30—40℃,在此条件下Cr^6+的萃取率为31.5%。  相似文献   
39.
采用氧化—还原法对某钢厂的粗铬渣进行提纯回收,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探讨了铬渣零排放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80 ℃、氧化时间1.5 h、双氧水加入量2.35 mL/g(以铬渣计),还原时间15 min、还原pH 1.5、NaHSO3加入量0.445 g/g(以铬渣计),沉淀pH 8.0,煅烧温度1 050 ℃、煅烧时间1 h的条件下,所得废渣的w(Cr)为1.29%,回收铬绿产品的w(Cr2O3)为97.20%,铬回收率为94.40%;处理后废水的ρ(总铬)约为0.06 mg/L,低于GB 13456—2012《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1.50 mg/L,既可作为循环用水,也可排放;处理后废渣中含大量硅元素,可作为生产水泥发泡节能砖或砌块的原料;整个回收过程清洁无污染,零排放,且具备一定的盈利空间。  相似文献   
40.
通过研究区带流动分析技术,借助于便携式MobiChem多功能化学分析仪,探索环境水样中六价铬的快速及连续的监测方法.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做显色剂,检测波长540 nm,线性范围0~1000μg/L,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6,具备良好的线性,检测限MDL=4.0μg/L.本方法测试数据的重复性好,智能除泡技术,能有效排除气泡干扰,适用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场快速应急监测与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