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研究区带流动分析技术,借助于便携式MobiChem多功能化学分析仪,探索环境水样中六价铬的快速及连续的监测方法.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做显色剂,检测波长540 nm,线性范围0~1000μg/L,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6,具备良好的线性,检测限MDL=4.0μg/L.本方法测试数据的重复性好,智能除泡技术,能有效排除气泡干扰,适用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场快速应急监测与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42.
电生成Fenton试剂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方建章  李浩  雷恒毅 《化工环保》2004,24(4):284-287
对电生成Fenton试剂处理酸性铬兰K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采用石墨作阴、阳极,电解过程中向阴极表面通纯氧,并在废水中加入-定量的Fe2+,氧在阴极上还原生成H2O2,H2O2又产生强氧化剂·OH,进而对酸性铬兰K染料废水进行脱色降解。在槽电压为6 V、pH为2.5、电解液中FeSO4·7H2O的质量浓度为0.5 g/dm3、Na2SO4的质量浓度为20 g/dm3的条件下电解废水60 min,染料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74.1%和57.9%,电解废水120min后,染料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2.9%、71.3%。动力学研究表明,染料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速率常数k为0.02224 min-1。  相似文献   
43.
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状况研究与修复技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曹泉  王兴润 《环境工程学报》2009,3(8):1493-1497
选取某一化工厂铬渣堆放场地作为典型铬渣污染场地,对其钻孔并采集不同深度土壤和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铬渣污染场地存在很严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污染物地表扩散较小,剖面扩散很严重,污染深度达6 m,不同特性土壤对六价铬的截留作用不同。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外常用铬渣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具体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选取应该根据勘探情况选择合适的某些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44.
铬渣中Cr(Ⅵ)制取铬黄颜料的资源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蒸馏水在直径52 mm和80 mm的有机玻管中淋浸风化铬渣,在渣水比为250 g/200mL、500 g/400 mL和750 g/600 mL的3种方案中,750 g/600 mL的效果最佳.在2种不同管径装置中,可分别得到Cr(Ⅵ)总溶出率为94.0%、98.7%的良好淋浸效果.将含Cr(Ⅵ)的淋滤液替代商品重铬酸钠成功地制备出柠檬铬黄、中铬黄、浅铬黄,PbCrO4含量指标符合国标要求.相对于铅盐、Na2CrO4的理论反应用量,Cr(Ⅵ)浓度为26.21 g/L时,不仅可获取理想的铬黄生成量,而且可使沉淀分离液中检不出Cr(Ⅵ)残留量,但高于此浓度则会出现Cr(Ⅵ)残留.理论值1.15倍的铅盐用量可使Cr(Ⅵ)沉淀完全,铬黄达最高产率.廉价矿物材料改性磷灰石等可用于外排废液中Pb2+的吸附去除,以控制二次污染.利用铬渣中Cr(Ⅵ)溶出液直接制取铬黄颜料,可为铬渣资源化处理开辟一条新途径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5.
本文研究了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新的无机吸附共沉淀剂对水中微量铬(Ⅵ)的富集和测定,实验表明,它能有效地富集水中微量铬(Ⅵ),1.5g聚合氯化铝在1000ml溶液中(pH7-8,铬(Ⅵ)浓度0-500μg/l),搅拌速度在300r/min左右,搅拌时间10min时,铬(Ⅵ)的吸附率在95%以上,用分光光度法满意地实现了对河水中微量铬(Ⅵ)的测定。结果表明:铬(Ⅵ)的加入回收率≥94%,测定的相对标准偏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铝-铬天青S(GA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铝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铝-铬天青S(GA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三元显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最佳显色时间30min;显色剂铬天青S(GAS)最佳用量2.00mL(0.5g/L);最佳显色pH5.5。在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下,测定结果有较好的稳定性,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不同加工方式对铬靶烧结密度的影响。在机压过程中,采用双向压制,不添任何成型剂和脱氧剂。机压+真空烧结铬环靶材密度为78%~80%;冷等静压+真空烧结铬板靶材密度大于82%;而经轧制后,铬板靶材密度提高到90%~95%;铬合金靶材采用热压方式,其密度大于98%。通过优化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铬环靶材的烧结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8.
报道了酸性铬深蓝-示波吸附计时电位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直接检测土壤溶液中的无机单核铝[AIi]和总单核铝[AIa]浓度,并用该法测定了酸消化水样中的总铝[AIT].由[AI8]-[AIi]间接得到有机单核铝[AIo],[AIT]-[AIa]得到酸溶态铝[AIr],从而实现了土壤溶液中5种AI形态的电化学测定测定了十多个实际土壤水样,与Driscoll方法所获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9.
某广电总局广播电台以深井水作为饮用水源,水中铬和氟严重超标,通过对除铬、除氟单独工艺的比较,最终采用活性氧化铝+活性炭+消毒的联合处理系统处理水中铬和氟,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该系统对地下水进行除铬、除氟处理作为饮用水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及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0.
以某电解锰工艺末端铬钝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除杂、反应制得成品,污水达标处理及回用的组合工艺,制备达到国家标准的中铬黄产品,以实现铬的回收利用。结果表明:对于H2O2氧化工艺,选用V(水样)/V(30%H2O2)为(600~1000):1;可采取加碱沉淀Mn的工艺去除杂质金属离子;铬酸铅的生成反应适宜温度为55~60℃,硝酸铅投加量为理论值的1.05倍~1.10倍;采取加石灰调pH、投加硫酸铝的方法可去除水样中剩余铅离子,V(上清液)/V(5%硫酸铝溶液)为1000~2000较合适;生产该产品基本上能够做到保本、微利,但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