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413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554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177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研究了离子强度、不同金属离子对土壤中PAHs表观解吸水平的影响.根据Pearson原理计算了菲、荧蒽、芘和苯并[k]荧蒽等几种PAHs的碱性特征参数并据此分析了其酸碱性类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解吸液中离子强度并非影响土壤中PAHs解吸的控制要素;不同硬度酸性金属离子与PAHs之间的酸碱作用是影响土壤中PAHs解吸水平变化的关键.硬酸性金属离子Ba2+、Al3+、Ca2+对土壤中PAHs的解吸具有促进作用,软酸性离子Hg2+、Ag+则具有抑制作用,比较而言交界酸性金属离子Cu2+、Fe2+、Zn2+在提高土壤中PAHs解吸上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2.
代亚平  吴平霄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2402-2407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偶联剂在粘土功能化方面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不同离子交换容量(1.0CEC、1.5CEC、2.0CEC、2.5CEC、3.0CEC、4.0CEC)的APTES改性蒙脱石(APTES-Mt)的结构及表面进行表征与分析,同时对Sr(Ⅱ)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对Sr(Ⅱ)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4h,吸附量随溶液pH(1.0~10.0)的增大而增强,且改性蒙脱石的吸附量是原始蒙脱石吸附量的3倍.改性蒙脱石对Sr(Ⅱ)的吸附作用较强,吸附后的Sr(Ⅱ)不易从材料中解吸出来.XRD、SEM和FTIR等分析结果显示,APTES已经成功插入层间,改性蒙脱石对Sr(Ⅱ)的吸附机理主要为配位吸附.  相似文献   
93.
采用氢氧化钽为吸附剂,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磷酸盐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越小,氢氧化钽对磷酸盐的吸附量越大,当pH值为2时氢氧化钽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并且pH值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影响较大;磷酸盐的初始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吸附平衡时间越短;氢氧化钽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5℃、pH=2、初始浓度为200 mg/L、吸附30 min时达到平衡时最大吸附量为76.69 mg/g。吸附后的氢氧化钽红外谱图在1066 cm-1处出现特征峰,该峰恰好是吸附磷酸盐的伸缩振动峰,并且在638 cm-1与670 cm-1之间Ta-O键由于磷酸盐的吸附发生了蓝移。采用6 mol/L的NaOH对吸附了磷酸盐的氢氧化钽进行解吸,当pH=12时解吸率为52.45%。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钽能够有效的去除水溶液中磷酸盐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94.
发酵稻壳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发酵稻壳对Fe2+和S2-离子的固定潜力,采用静态批式法研究了发酵稻壳对Fe2+和S2-离子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中Fe2+和S2-浓度、溶液p H、吸附反应环境温度及溶液离子强度对发酵稻壳吸附Fe2+和S2-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解吸附试验了解发酵稻壳吸附态Fe2+和S2-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稻壳吸附Fe2+(r=0.912 1)和S2-(r=0.901 1)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Elovich动力学模型,且Fe2+(R2=0.965 1)和S2-(R2=0.936 6)的等温吸附特征可较好地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发酵稻壳对Fe2+和S2-的吸附为非优惠型吸附,其中对Fe2+的吸附为非自发反应,对S2-的吸附为自发反应.发酵稻壳对Fe2+和S2-的吸附过程是一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行,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主要为配位吸附,而对S2-的吸附主要为阴离子交换吸附.一定p H范围内(1.50~11.50)发酵稻壳吸附Fe2+和S2-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量有所增加,而对S2-的吸附量略有减少,进一步证明发酵稻壳对Fe2+的吸附以内层配位为主,对S2-的吸附以外层络合为主.此外,不同p H条件及离子强度下发酵稻壳吸附的Fe2+和S2-解吸率很低,解吸率均小于10.00%.上述结果说明,发酵稻壳对Fe2+和S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吸附态Fe2+和S2-稳定性好,不易再释放.  相似文献   
95.
采用浸渍法制备Cu-Mn-Ce/堇青石蜂窝催化剂,于微波催化燃烧装置中考察其对甲苯废气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并对固定床温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微波加热下床层温度分布均匀,甲苯的最佳反应温度在230~270℃之间.当停留时间大于9.7s且床层温度高于270℃时,甲苯的降解率大于90%.铜锰铈单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尖晶石是主要的活性组分,甲苯在其表面上进行准一级反应而被催化氧化.高温对催化剂结构有影响,但重复性试验证实了催化剂的高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本文为微波催化燃烧技术治理VOCs废气的中试研究及下一步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6.
基于2021年6~8月新乡市市委党校站点观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常规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参数,采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对臭氧(O3)超标日的O3敏感性和前体物的管控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O3超标日呈现高温、低湿和低压的气象特征.在臭氧超标日,O3及其前体物的浓度均有上升.臭氧超标日的VOCs最高浓度组分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和烷烃,臭氧生成潜势(OFP)和·OH反应性最大的VOCs组分为OVOCs.通过相对增量反应性(RIR)分析,新乡6月O3超标日臭氧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7月和8月处于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控制区,臭氧生成对烯烃和OVOCs最为敏感.6月各前体物的RIR值在一天中会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为VOCs控制区;7月和8月在上午为VOCs控制区,中午为协同控制区,下午分别为协同控制区和NOx控制区.通过模拟不同前体物削减情景,结果表明削减VOCs始终有利于管控臭氧,而削减NOx  相似文献   
97.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vegetated soil in a greenhouse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vegetated soil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in a greenhouse and field, respectively. The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grown soil was comparatively described by fitting the residue data to seven models (lst-order, 1.5th-order, 2nd-order, RF lst-order, RF 1.5th-order, RF 2nd-order, and bi-exponential or two-compartment model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PSS 11.5 statistical package. The bi-exponential model was selected as the optimal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The dissipation half-lives (DT50)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vegetated soil at the recommended dose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calculated by the bi-exponential model, were 0.6 and 1.2 d in a greenhouse, 0.4 and 1.0 d in a field,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at double dose were 1.2 and 2.1 d in a greenhouse, 0.5 and 1.3 d in a field, respectively. The kinetic data indicate the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pakchoi-grown soil in a greenhouse is slower than that in a field, and dissipates slower in the autumn than in the summer.  相似文献   
98.
黄泥土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Cd2+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芳  李恋卿  潘根兴 《环境科学》2006,27(3):590-593
对采自太湖地区黄泥土进行了低能量超声波分离,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粒径微团聚体颗粒对重金属Cd2+的吸附和解吸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微团聚体对Cd2+的吸附特性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模拟方程得到的K值介于152~503之间,以粘粒级和粗砂级为最大.微团聚体对Cd2+的吸附容量与其中游离氧化铁含量、CEC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微团聚体Cd的解吸特点不同,粘粒级的解吸率仅为8.4%,远远低于其它粒径的微团聚体,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田间条件下土壤重金属化学行为和微观尺度的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99.
Based on the second Fick’s law,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of gas desorption of particle coal under the non-uniform pressure condition wa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and the method of gas desorption quantity of particle coal under non-uniform pressure condition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00.
草酸作用下海洋疏浚物中Cr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温振荡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有机酸草酸降解海洋疏浚物中重金属Cr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恒温振荡6 h后,浓度为0.05~0.4 mol/L的草酸可使Cr的释放百分率达到24%~44%。Cr的释放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2个阶段,0~2 h为快反应阶段,解吸速率快,2~6 h后为慢反应阶段。草酸对Cr的释放动力学数据可用双常数方程很好的拟合,说明在草酸的存在下,疏浚物颗粒表面对Cr的释放可能更多表现出能量的不均匀性。温度升高时Cr的解吸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估算出的活化能为26.53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