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411篇
基础理论   12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采用共混热解法制备系列Ce-Sn-W-Ox复合氧化物,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通过正交实验优化CeSn-W-Ox配方,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分析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和固相结构,确立Ce-Sn-WOx最佳配比及结构形貌。结果表明,以粒度为5~8 mm的堇青石瓷片担载分散Ce-Sn-W-Ox,进行NH3-SCR脱除NO,当Ce/Sn/W元素摩尔比为1∶0.8∶0.6时,Ce Sn0.8W0.6Ox/堇青石NH3-SCR脱除NO效果最好。当空速为7 200 h-1,催化剂在252~426℃内脱除NO效率均大于94%。重点考察了反应空速(GHSV)、水蒸气(H2O)、SO2等对Ce Sn0.8W0.6Ox/堇青石NH3-SCR脱除NO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速低于10 000 h-1时,催化剂脱硝活性受空速影响小;单独通入5%H2O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基本没有影响;单独通入429 mg/m3SO2导致催化剂活性略有降低;同时通入429 mg/m3SO2和5%H2O,催化剂脱硝活性下降至85.33%,除去SO2和H2O后,催化剂活性又能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大气CO2体积分数不断升高,虽然CO2体积分数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针对城市森林树种的相关研究甚少。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对沈阳市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油松(PinustabulaefomisCarr.)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内,与对照相比,在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条件下,油松叶片的Chla、Chlb及Chl(a b)质量分数提高,Chla/Chlb值降低,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则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整个处理期间,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为23.68%~133.18%(P<0.05或P<0.01);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并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增加幅度增大,在通气40d时就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促进了油松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的积累;实验中并未观察到光合下调现象。  相似文献   
103.
Fe2+EDTA溶液络合-铁还原脱除烟气中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Fe2 螯合剂络合-铁粉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的新工艺,重点研究了模拟烟气中O2体积分数对NO络合量的影响,以及铁粉用量、铁粉粒径、搅拌速度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铁粉脱氮工艺条件,并对铁粉和铁屑的脱氮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烟气中O2的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4.2%,NO络合量下降90.2%;NO脱除效率随铁粉用量和反应器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铁粉粒径的增加而降低;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铁粉用量0.8g,铁粉粒径≤0.077mm,搅拌速度900r·min-1,在此条件下,对O2体积分数为5%的模拟烟气在搅拌反应器中可取得90%以上的NO脱除效率;用铁粉在1台搅拌反应器中取得的NO脱除效率和用铁屑在2个鼓泡反应器串联时所取得的效率相当。  相似文献   
104.
构建了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约束型城市扩展CA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北京市东部平原区在3种情景规划之下的未来50年的城市形态,为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之间的比较分析奠定基础。然后以2024年的北京东部平原区模拟城市形态为基准,从自然生态功效、社会服务功效、经济利益功效3个方面对3种规划模式进行了情景分析,从而系统的比较了3种规划模式的复合生态功效,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简要分析了环境质量评价中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评价方法与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质量综合评判-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应用于黄山风景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选择17种不同结构的园林绿地复合系统,对光照、温度、湿度和防尘效应进行测定,综合评价这17种园林绿地复合系统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作用.结论是:乔、灌、草园林绿地复合系统在改善城市气候方面的作用最大,表4参7  相似文献   
107.
Summary The ripe fruit of the Indian mulberry,Morinda citrifolia, is the host plant forDrosophila sechellia but is highly toxic for three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D. melanogaster, D. simulans, D. mauritiana). A simple bioassay is described with which a clear dose response to the fruit was found for these speci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activity to the ripe fruit were found among species. Tested strains ofD. simulans andD. mauritiana adult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toxic properties of the fruit thanD. melanogaster. A marked intraspecific variability was shown inD. melanogaster. Reciprocal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s betweenD. sechellia andD. mauritiana suggested an autosomal dominant control of resistance. MoreoverD. melanogaster intraspecific crossings suggested the influence of an additional X-linked factor. Responses of flies toMorinda fruit in different states were tested in a T olfactometer. The less resistant strains ofDrosophila generally showed less preference for the ripe fruit.  相似文献   
108.
Summary In four fruit-eating bats sniff-rate analysis revealed the threshold value for natural banana odour to be 1 × 10–4 vol% of head-space while the threshold values for its major components were found to be 3–6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even the total of molecules present at the threshold dilution of banana odour was 2 orders of magnitude below the lowest threshold values obtained for single components. Thus,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bats to threshold concentration of natural banana odour is discussed as an example of synergism of stimuli.  相似文献   
109.
[CO2]和温度增加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CO2 和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功能的两个关键因子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 ,[CO2 ]从 2 80 μmol/mol增加到 36 0μmol/mol且每年增长速率为 1~ 5 μmol/mol,到 2 0世纪末达到更高的浓度[1] .最近的模型预测表明 ,到 2 10 0年 ,全球表面温度可能会增加 1~ 4 .5℃ [2 \〗.CO2 是光合作用的底物 ,而且还是初级代谢过程 (气孔反应和光合作用 )、光合同化物分配和生长的调节者 .温度几乎影响植物所有的生物学过程 .因此 ,在全球气候变化要素中 ,大气 [CO2 ]和温度升高对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物量及产量具有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FACE)平台中的水培试验,研究了低氮(LN:10 mg·L-1)和高氮(HN:30 mg·L-1)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化感与非化感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的生长、碳氮比(C/N)和化感物质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水稻C/N和化感物质含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化感(PI)与非化感水稻品种(秀水)的生长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CO2浓度升高后,LN条件下水稻C/N显著增加,HN条件下则无显著变化.CO2浓度升高后化感水稻品种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增加,特征化感物质含量增加,非化感品种的这种变化不显著.化感水稻品种C/N分别与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和特征化感物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