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9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71篇
综合类   541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33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实施,使长期以来中国反对食物浪费实现了由道德约束到法制治理的历史性转变。该法律是在当今世界食物浪费现象普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物浪费问题的背景下颁布的,意义重大。这部法律为中国反食物浪费社会实践提供了法律保证,也为全球反食物浪费事业提出了中国答案。《反食品浪费法》具有注重顶层设计、立法过程快捷简明,立法目的鲜明、节约资源融贯始终,法律措施全面、规制责任主体广泛,社会多元共治、凸显节粮治理效能,依法施策、致力于服务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德法并举、推动节粮意识转为法律约束等显著特点。从一年来的实践看,《反食品浪费法》在实施中,目前仍需解决进一步厘清权责、细化标准体系和加强基础支撑等关键问题,有关部门应着重通过采取建立长效监测评估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评估方法体系和加强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等措施,规范和指导《反食品浪费法》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其规制和规范全社会各种各样食物浪费行为的作用,有效减少食物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22.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计算平台通过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出1999~2019年植被覆盖度,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变异系数法来研究FVC的变化趋势特征及其稳定性,通过地理探测器进行植被变化的驱动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FVC总体上西北低东南高;中高和高被覆盖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74%和17.87%;近20a年黄河流域FVC已有较好改善,流域中部植被改善最明显,改善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48.52%;FVC的稳定性以较平稳为主。降水、日照时间及相对湿度三个驱动因子对黄河流域FVC影响力最强。各驱动因子对FVC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以双因子增强或者非线性增强为主,双因子交互作用增强了单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也揭示了促进植被生长的各因子最适宜范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社会因素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923.
黑碳(BC)作为最重要的吸收性气溶胶,其辐射强迫显著地改变大气边界层结构和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累积。基于2008~2018年武汉市BC和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结合CWT潜在来源模型,分析了BC的时间演变特征和潜在来源分布。结果表明武汉BC平均质量浓度为6 926.4±4 090.6 ng/m3,Ångström指数(AAE)和液体燃料源对BC贡献占比(P)的平均值分别为0.98±0.44和76.6%,BC主要来自液体燃料的燃烧。2014~2017年BC质量浓度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液体燃料对BC的贡献逐年增加。BC的季节分布为冬季(8 537.3 ng/m3)>春季(7 513.2 ng/m3)>秋季(6 820.2 ng/m3)>夏季(6 161.9 ng/m3),BCliquid占比为秋季(80.0%)>冬季(77.3%)>春季(76.2%) >夏季(72.9%)。不同季节BC日变化特征不同。四个季节BC日变化在2008~2013年均以单峰型分布为主,而在2016~2017年则为双峰型分布。不同季节BC的潜在来源分布存在显著区别。潜在来源高值区在2008~2010年主要分布于武汉市的西南部,范围较小;而2016~2017年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地区,范围变大。潜在源区的演变反映了周边城市群对武汉市BC的影响逐渐变大,这可能是造成武汉市BC质量浓度日变化的年际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4.
目的尝试采用计算模拟方法探究剂量率对辐照微结构特征的影响,探究常温辐照下剂量率效应的机理。方法采用动力学蒙特卡罗(OKMC)方法,结合近些年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的计算参数,研究了常温下铁-碳体系中辐照缺陷随剂量率的变化特征。结果在较低的剂量范围(<0.01 dpa)内,间隙型位错环的密度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较高的剂量范围内,高剂量率辐照呈现较低的间隙型位错环密度、较大的缺陷尺寸。通过比较不同剂量率下的位错线对点缺陷的吸收数目,把剂量率在不同剂量范围内的特征归结于位错吸收与缺陷复合之间的竞争。结论在较低的剂量范围内,位错吸收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剂量率的增加,位错吸收的缺陷数目显著减少;而在较高的剂量范围内,基体中间隙-空位缺陷的复合随剂量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以至于高剂量率辐照可能产生较低的辐照硬化。文中的工作对理解剂量率效应的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为离子束模拟中子辐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25.
利用长江流域146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逐年气温资料,选用EOF和REOF方法识别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并对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敏感区域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和突变检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主要有2种空间振荡型(即全流域气温变化趋向一致型和流域内气温变化存在东西向差异型),3个变化敏感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南部和金沙江流域)。3个变化敏感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升高,且均在90年代后期呈突变增加,其中金沙江流域升温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20℃/10a。全流域1991~2005年年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表明,自1991年以来全流域都为升温趋势,其中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和金沙江流域是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926.
地球内部存在大量挥发份,它们自深层逸出过程中一般呈趋临界流体状态。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它们的运移极有可能与地下的油气藏发生联系,甚至对油气的富集、运移与成藏的各个演化过程可能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7.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五年研究,澄清了江汉平原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根据微地貌特点和涝渍状况将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土地分为7种类型:洲滩平地季节性洪涝地域,淤高平地季节性暗渍地域,中间平地季节性渍害地域,低湿平地渍害地域,滨湖平地涝渍地域,湖泊水面调蓄地域,碟形洼地涝渍圈。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分异和演变规律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在平面上与河流呈水平带状分布;(2)在空间上呈梯度分布;(3)碟形洼地涝渍特征呈同心圆分布;(4)涝渍微地域随时间推移发生有序地演变;(5)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6)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与涝渍灾害呈显著的相关性。根据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涝渍发生特征,提出了因地制宜、分区开发的指导思想,并选点进行了实证开发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28.
洞庭湖演变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洞庭湖演变历史的回顾入手,讨论了洞庭湖演变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湖体演变带来了诸如湖泊温暖效应降低、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流行以及水产资源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29.
为研究典型地下双层岛式结构地铁站站厅火灾状况下烟气温度变化规律,以南昌地铁3号线为例,分别运用PyroSim数值模拟软件和热烟测试,研究典型地下双层岛式结构地铁站站厅火灾发生6 min时间段内站厅烟气沉降时间、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火灾发生6 min前,高温烟气层沉降高度主要在3.5 m及以上,烟气未沉降至能威胁人员的高度;站厅两端出入口数量不同,导致烟气呈现非对称扩散,出入口补风效果越好,烟气凝聚越少,温度越低;靠近送风口区域与附近区域相比,温度普遍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典型地下双层岛式结构地铁站站厅火灾温度传播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0.
Abstract:  The Gaia hypothesis, which proposes that Earth's biota and material environment form a self-regulating system, has been influential in conservation biology, but it has not translated into specific guidelines. Proponents of phylogenetics and ecology often claim primacy over the foundation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a debate that has deep roots i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A more recent claim is that conservation efforts should protect evolutionary processes that will allow diversification. Phylogenetics, ecology, and evolution all have legitimate roles in conservation, when viewed in a temporal perspective. Phylogenetic studies identify the bioheritage of past species radiations, ecology preserves the life-support systems for these lineages in the present,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llow adaptation of these lineages to novel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The concept of temporal domains in conservation (past, present, future) has an appropriate metaphor in the Norse worldview known as the Orlog. In this body of mythology, three sisters tend the tree of life and fend off a dragon gnawing at the roots. The names of these sisters, Urd, Verdandi, and Skuld, translate to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Viking mythology, the threads of life cannot persist without the cooperation of these sisters. In the science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they represent the handmaidens of Gaia–three scientific disciplines that can succeed only with a spirit of familial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