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4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01.
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用可靠性理论进行区域环境质量风险评价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环境污染故障树和区域环境质量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这是一种以概率为基础的、新的区域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对于研究污染型工业系统的环境质量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2.
基于感知机的故障树最小割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神经元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复杂系统最小割集的方法。该方法根据逻辑“与”和“或”门具有线性可分割的特点,选用了基于M-P模型算法的感知机网络作为计算模型,理论推导出故障树中的逻辑关系与感知机模型中神经网络基本单元之间的转换规则,利用该规则可将所建故障树转化成便于编程求解的由神经网络基本单元组成的神经网络树。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感知机网络模型适合表达故障树中的逻辑关系,神经网络树所反映的基本事件与顶事件之间的映射关系便于编程求解,并可快速准确地获得复杂系统故障树的最小割集。  相似文献   
403.
建筑施工现场是较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地方,全面推行安全评价工作势在必行。在安全评价中引进动态安全评价方法如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更符合建筑施工的实际。  相似文献   
404.
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矿井采煤面瓦斯爆炸的一些典型事例,概括出导致瓦斯爆炸的基本事件,编制了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应用事故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对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严格控制瓦斯浓度,杜绝一切火源,是预防矿井瓦斯爆炸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05.
断裂缝在工程场地十分常见,研究其对场地地震动的影响很有必要.基于应用局部人工边界条件模拟辐射阻尼影响的二维显式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垂直入射和斜入射地震波情形下具有不同深度的竖向断裂缝场地地震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地表水平的均匀半空间场地地震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断裂缝对其附近场地地震动的影响显著,但随着离开裂缝的距离变大,其影响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406.
介绍了JS型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深圳市罗湖活动断裂带区内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观测中的应用。结合具体的工程观测实例.阐述了监测系统的布置,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07.
利用故障树方法证明了系统中增加有效的冗余件能大大增加系统的安全性,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的水平,加强了安全管理的效果,同时对冗余系统的插入方式进行了分类,列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08.
本文采用建造与构造相互作用的观点,从沉积学、构造学和锰质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位于滇西北地区的优质富锰矿的唯一矿床——鹤庆锰矿。鹤庆锰矿产出于晚三叠世卡尼一诺利期剧烈下陷的一个台沟环境。该台沟盆地的生成与西缘台褶带卡尼一诺利中期区域性南北向深大断裂带的右行走滑拉张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成矿经由以玄武岩浆活动为代表的地热系统对盆地基底矿源层中锰质的萃取、生物吸收以热水喷流形式进入盆地的矿质而成矿的多阶段过程;区域性深大断裂、玄武岩浆活动、矿源层三者的有效时空组合是形成扬子地块西缘卡尼一诺利期优质富锰矿的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史资料分析,认为在滇西北成群产出优质富锰矿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409.
黄梅铁矿区志留——泥盆系构成上薄皮推覆体,石炭——下、中三叠统构成中薄皮推覆体,而中、新生界为相对原地体。总体格架是在具有高差异应力(平均值为203.24MPa)和高应变速率(平均值为1.15×10~(-7)sec~(-1))以脆性变形为主的浅层次由NNW指向SSE方向的推覆构造运动中孕育的。菱铁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成岩菱铁矿和矿源层的形成;中期,经层滑——逆冲断裂的构造热液的强烈改造并重新富集;晚期,层滑——逆冲断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10.
皖南在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剧烈活动期间受到由南(东)向北(西)的应力挤压,形成近东西向的隆起。结品基底由南向北推覆,而隆起带中及南侧的部分浅变质岩系及其上沉积盖层沿基底及层间滑脱面产生由北向南的重力滑动,后缘形成褶皱。侏罗—白垩纪,皖南发生多次被动拉张的断陷盆地,前缘加厚并形成(倒转)褶皱。侏罗—白垩纪,皖南发生多次强度不同的多层次滑脱—逆冲推覆作用并伴随岩浆活动,到晚白垩世发生由南东向北西的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从而完成皖南中生代板内造山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