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2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816篇
安全科学   873篇
废物处理   204篇
环保管理   432篇
综合类   2186篇
基础理论   40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99篇
评价与监测   523篇
社会与环境   114篇
灾害及防治   12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钛白废酸固液分离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先舫 《化工环保》2001,21(2):98-101
介绍了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钛白废酸固液分离与综合利用工艺。将钛白废酸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清废酸用作磷肥生产用硫酸稀释液、钛白酸解工序硫酸稀释液和板框浸取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52.
中国西部本底大气中CO的连续测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中国西北部的瓦里关全球基准站(36°17'N,100°54'E,3810m asl)建立了气相色谱-汞置换法大气CO连续测量系统.组装调试和运行标定表明,色谱方法的基线稳定,分离度高,检测方法可靠,系统具有高自动化的操作性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其设计完全符合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本底测量的要求.根据采样现场大气CO浓度的变化,采用经国际比对的CO标准气系列,用峰高外标法设定可调整的标准工作曲线计算环境CO浓度,系统对CO的检测限低至1×10-9(V/V),检测精度小于0.1%,准确度在±0.05%以内,可提供我国本底地区近地层大气CO连续而精确的现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53.
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郑和辉  叶常明 《环境科学》2001,22(5):117-121
利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以灌溉河水为展开剂,得到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北京海淀壤土中的相对移动值Rf的平均值分别为0.121和0.031,在河北白洋淀砂壤土中的相对移动值Rf的平均值分别为0.147和0.032.采用不同的土壤试验,乙草胺的移动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乙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与土壤的性质有关,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吸附性能越强,越不易移动.乙草胺属于移动性弱的农药品种,移动等级为Ⅱ级,丁草胺属于移动性很弱的农药品种,移动等级为I级乙草胺和丁草胺虽然同属于酰胺类除草剂,但是,由于它们的水溶解度的差异,它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有较大的差别.以30mg·L-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D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为展开剂,乙草胺在北京海淀壤土中的Rf的平均值分别为0.159和0.09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从而阻止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  相似文献   
954.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垃圾堆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92,自引:6,他引:86  
利用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对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总菌数、温度、有机物、C/N比等,较系统地研究了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生活垃圾、污泥混合堆肥系统中的作用.试验证明:在生活垃圾和污泥共堆肥系统中,调节堆料比为厨房垃圾:污泥:粉煤灰土:成熟堆肥污泥:干草=41.6:27.8:13.8:11.1:5.5,有机物约为60%,总氮14%,全磷0.69%,全钾1.25%;初始含水率为58.5%,初始C/N比=30i供气量控制在0.8L/min·kg挥发性有机物,处理1、处理2、处理3堆料中分别接种2%、3%、5%(质量分数)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与加入3%灭活菌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对照组、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堆肥系统垃圾腐熟时间分别为30d、24d、18d和12d;说明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可以加速生活垃圾和污泥的降解,保证堆肥过程的顺利进行.处理3与对照组相比,堆腐时间缩短了18d,同时成品堆肥中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955.
电解凝絮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电解凝絮法处理紫胶合成树脂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高盐度有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透明度,CODCr去除率达94%,BOD5去除率达90%以上,并且设备简单、耐冲击性好、操作方便、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易实现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956.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通过考察料液相pH值、温度、载体浓度以及解析相组成对Cd(II)迁移速率的影响,研究了以烷基膦酸为流动载体的液膜中镉的迁移规律,并建立了渗透系数与pH值、温度以及载体浓度之间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Cd(II)以CdR22HR(Kex值为3.58106)配合物形式在液膜中传输,增加载体浓度或升高温度,迁移速率明显升高.最佳传质条件为料液相pH值4.5~5.1、载体浓度5.0%~7.5%、温度298~308K.  相似文献   
957.
采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法测定了水中N-甲基哌嗪,在3min内完成整个分析过程。直接进水样经毛细管柱分离水中的N-甲基哌嗪,用GC/FI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在浓度范围为8.44~80.32mg/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1.8%~2.9%,标准偏差为0.19~1.5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0.08mg/L。   相似文献   
958.
小铝厂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采用湿法、干法净化技术不合算。针对小铝厂生产排污的特点,以新疆兵团农五师艾比湖电解铝厂环境影响的评价为例,探讨采用自动打壳加料,密闭排烟,高空稀释排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9.
以活性炭为吸附材料,用CS2洗脱,用气相色谱对漆包线生产工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吸附段的吸附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段活性炭吸附改进的快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60.
油脂高效降解菌处理含油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4种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了 1 2种菌 ,考查了它们对含高浓度植物类油脂污水的降解能力 ,各菌种 72h内对CODCr超过 1 0 g/L油脂配水的去除率都接近或超过 80 % ,特别是编号为GSH -1 ,GSH -2 ,GSH -3的 3种菌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94 2 % ,92 9% ,92 5%。选用高效降解菌GSH -1进行了相关影响条件试验 ,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该菌降解油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菌生长适宜条件为 :pH 6~ 7,温度为 3 2~4 5℃ ,油脂浓度 <2 g/L ,适宜条件下该菌在 3 0h内对餐厅实际含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 86%。表明经筛选驯化所获得优势菌在高含油、含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去除油脂类污染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