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245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首次报道了利用百合根尖细胞微核细胞率作为环境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实验证明,百合根尖比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更敏感。  相似文献   
52.
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依据城市生态系统原理,从生产位、生活位、环境位3方面构建了综合衡量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方法,以各个省区地级以上城市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评价区的各领域以及生态适宜度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具有的明显区域性差异,城市生态适宜度大致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南方高、北方低的格局,既与区域自然生态条件有关,也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3.
基于三角模糊理论的尾矿库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尾矿库的特点和我国现行的尾矿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构建了尾矿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评价指标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后果严重程度的不同影响来确定指标权重,同时考虑到权重确定和指标赋值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选用三角模糊理论建立了尾矿库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本溪某尾矿库为例进行说明。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对尾矿库风险评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4.
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长期的监测资料,计算了表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系统能(Ex)、系统能结构(Exs1)和生态缓冲容量(|β|)指标,以及湖泊营养状态指数(Its)。结果表明,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差异明显,1998-2001年太湖典型湖区健康状况由好到差的相对顺序为:东太湖、贡湖和湖心区、梅梁湾、五里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指标阈值和湖泊系统能量健康指数(IEx)及其健康状况分级。经2002、2003年太湖不同湖区实测检验表明,所提出的湖泊系统能量健康指数及其健康状况分级适用于评价太湖不同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区域分异状况。  相似文献   
55.
Abstract:  We compar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copronecrophagous beetles (Scarabaeinae) , bats, and frogs in tropical montane cloud forest (original vegetation) and shaded coffee plantations (an agroecosystem common to the region) for a landscape in central Veracruz, Mexico. We sampled in three tropical montane cloud forest fragments and in three coffee plantations with traditional polyculture shade between 1998 and 2001. The three indicator groups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opical montane cloud forest into shaded coffee plantations.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frogs was one-fifth less in coffee plantations than in forest fragments, and only one-third of the frog species occurred in both forest fragments and coffee plantations. The number of beetle species and their abundanc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coffee plantations than in the forest fragments, whereas species richness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bats were virtually the same in both habitats. The majority of the abundant species remained as such in both communities, but species that were less abundant were not scarce in both habitats. We attributed differences in the species assemblages to the differing degrees of penetrability of the borders of the two habitat types (especially for the coffee plantations) and to the differences in life-history traits among species. Shaded coffee plantations form a matrix that envelops the remaining fragments of cloud forest. Together they connect the forest fragments with the other habitats of the landscape and represent a highly functional resour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that serves as a complement to but not a substitute for cloud forest in this notably modified landscape.  相似文献   
56.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智  魏忠庆 《生态环境》2006,15(1):198-201
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能力五部分组成,子系统层由16个指标组成,指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利用统计分析法(Delphi)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同时,针对本指标体系结构提出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设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合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城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城区的实际。  相似文献   
57.
58.
传统的发展指标体系(如GNP)存在着忽视环境的问题,导致经济与环境不能协调发展,因此建立一个能评价与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几种方法,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点与缺点。针对我国实际,我们认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动态规划过程,应基于在关键自然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从物理性指标向货币性指标过渡,将无量纲方法与有量纲方法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59.
论文基于2013—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以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统计的《自然资源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相关引证指标,分析了近5年来《自然资源学报》一些重要引证指标的变化;同时梳理了《自然资源学报》近5年来被数据库收录情况、获奖情况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和被媒体报道、转载情况,总结了2013—2017年间《自然资源学报》的办刊进展。结果表明:1)《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核心影响因子、扩展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分别达到1.912、2.565、3.250,近5年来的增长率分别达到47.0%、46.4%、33.8%,在资源科学期刊领域排名稳居前列;2)《自然资源学报》已被国内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全部收录,并在2016年被收录在EBSCO最新研发的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Ultimate;3)2013—2017年间,《自然资源学报》共获得了15项学术期刊领域奖项,2013—2017年连续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支持,并于2014、201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三等基金资助;4)2013—2017年间,《自然资源学报》共有65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媒体报道和转载。通过对2013—2017年《自然资源学报》发展状况的分析,为期刊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资源科学期刊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以山东省2014年PM2.5浓度监测数据为对象,利用时空指示克里格理论和方法,实现对PM2.5时空分布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境内PM2.5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大于100km,时间自相关范围为3d左右.此外,山东省境内各空间位置全年空气质量以大于0.8的概率达到空气质量"优"级别的时空占比为7%,以大于0.8的概率达到轻度污染级别的时空占比为34%,以大于0.8的概率超过严重污染级别的时空占比为1%;东部沿海地域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的概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夏季空气质量也明显优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