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75篇
综合类   584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太湖流域近地表主要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3年1月-2005年6月太湖流域近地表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本底浓度的监测资料,研究了该流域近地表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内,该流域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呈上升趋势;CH4浓度呈逐年递减趋势;N2O浓度呈先减后增趋势.3种气体主要与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发展有关,CO2浓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最高值在12月,最低值在8月;CH4浓度由春至夏升高,由夏至秋至冬递减,最高值在7月,最低值在2月;N2O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它们主要受源汇强度变化影响.CO2浓度的日变化基本呈双峰态,是源汇强度变化和边界层稳定程度相互作用的原因,CH4浓度无明显日变化规律,N2O浓度日变化中的最高值总体呈现是夏、秋、春至冬逐渐延迟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2.
潮白河密云水库流域水资源问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的地表水源地,其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冲突日益突现。文章对当前潮白河密云水库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中尺度跨地区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3.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实现流域内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公正性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这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上中下游跨区域调水的生态补偿、上中下游生态环境效益补偿以及下游滞洪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等三项主要内容。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上述三项生态补偿内容暴露出较多的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阻滞着流域内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一步加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堆积层滑坡在三峡库区分布广泛,该类滑坡在前期变形过程中往往产生拉张裂缝,暴雨是导致其失稳的主要诱因之一.为探究暴雨作用下裂缝优势入渗对堆积层滑坡渗流场与稳定性的影响,以谭家湾堆积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暴雨作用下含裂缝谭家湾堆积层滑坡的渗流场与稳定性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天然条...  相似文献   
995.
煤层瓦斯形成的构造地质条件及瓦斯灾害预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煤盆地的地质构造条件是研究煤层瓦斯形成、富集区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我国含煤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及储层、盖层中构造裂隙对煤层瓦斯控制因素的研究,阐明了中国大陆是一个由若干陆块和褶皱带组成的复合大陆,煤盆地构造稳定性差,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复杂,这是造成煤层瓦斯突发的根本原因;我国煤盆地大都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煤盆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影响了煤层瓦斯的保存条件;弱改造型煤盆地的瓦斯含量较高;强改造型煤盆地瓦斯含量较低。同时指出,面对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必须加强对瓦斯事故发生机理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加强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坚持“先采气,后开矿”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6.
On 25 April 1998,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breaking of a dam containing the tailings of a pyrite mine, a land strip of approximately 43 km in length was covered with a layer of black sludge, containing high levels of heavy metals, along the Guadiamar River Basin (southern Spain).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 carried out an eco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of the impact of residual heavy metals (Cu, Pb, Zn, Ni) on soil nematodes in the impacted riparian zone, two years after the huge mine spillage. Concentrations of residual heavy metals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higher at the impacted sampling sectors (S-2, S-3, S-4, S-5) than at the unpolluted (reference) sampling sector (S-1). Nickel however exhibited the lowest increases at the impacted sectors. As a consequenc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and values of ecological indi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for Ni. In contrast, copper, lead and zinc exhibited significant (P<0.05) nega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ith ecological indices, particularly with diversity indices (including the~number of taxa). In addition, the toxicity of Cu and Pb to nematode test species (Aphelenchus avenae and Cephalobus persegnis) during short-term toxicity bioassay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toxicity of Zn and Ni. We conclude that residual heavy metals were still influencing adversely the community of soil nematodes in the impacted riparian zone of the Guadiamar River Basin. Cu, Pb and, to a lesser extent, Zn would be major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impact.  相似文献   
997.
潍河流域水质管理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澄清  王蕾  杨为瑞  高景华 《环境科学》1995,16(5):27-29,60
水质管理模型包括河流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水库富营养化模型。河流模型选择QUAL2EU模型并加以改进,增加了模拟COD转化,底泥泛起和水体养鱼的非点输入功能,并将非点源模型和水库模型作了技术处理使之同河流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98.
景观格局的改变会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对其格局进行优化调控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重要手段。研究以怀来县为例,通过解译判读1993、2003和2013年3期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发现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结合各景观类型在地形位上的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整体连通性指数(dIIC)和可能连通性指数(dPC)评价结果表明河流交汇处及水库周边等区域对景观连通性重要值最大,然后划分了景观生态维持区、景观生态恢复区、景观生态功能强化区和景观生态功能保护区,为该地区景观生态优化提供指导 借鉴。  相似文献   
999.
以西藏拉萨河流域主要天然湿地之一的巴嘎雪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湿地水体的pH值、水温、溶解氧(DO)、色度、浊度和1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巴嘎雪湿地水的pH、DO平均值分别为7.68、7.01mg/L;湿地水中15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低,汞、锡两种金属元素未能检出,其他13种金属元素的含量顺序为:Fe >Cr> V>Ni> Mn> As> Sb> Mo> Pb> Zn> Cu >Co> Cd,并均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通过比较湿地进水和出水水质的发现,巴嘎雪湿地对色度、浊度和部分金属元素的去除效果显著.对色度、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1.73%、94.8%,对不同金属元素的去除效果不同,Cu、Pb、Zn、Mo、As、V的去除率分别为64.2%、36.9%、40.7%,28.2%、31.9%、67%.  相似文献   
1000.
皇甫川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用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一个强烈水土流失小流域(准格尔五分地沟),经过20多年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乔灌草人工植被镶嵌分布,覆盖率达80%,在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同时,也消耗相当量的水资源---生态用水。2002年生长季节,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测定了该小流域各不同类型植被蒸散量、各不同类型土壤贮水量及降水量等,计算出该小流域四大类型植被生态用水(按大小顺序):①农田为5321.3m3/hm2;②乔木林为4654.8m3/hm2;③灌木林为4047.8m3/hm2;④草原为3244.3m3/hm2。估算出全小流域生态用水量:①各类植被生态用水量约150×104m3;②水库湿地生态用水量约26×104m3;③居民点生态用水量约4000m3。三项合计,即五分地沟小流域总生态用水量约176×104m3。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该小流域植被生态用水量和总生态用水量均超出同期降水量(130×104m3)达20×104~40×104m3。这意味着土壤贮水量耗减20~30mm。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构建适宜的植被模式,调控生态用水量,将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及其环境改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