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279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准确的水生生态风险评价需要可靠的毒性数据,而其获取要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保持恒定。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水体生物毒性测试时,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加标,然而该方式可能因为污染物的挥发和降解、容器壁吸附、生物摄取等问题,水体中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导致污染物的浓度-效应关系难以明确。近期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被动加标用于替代溶剂加标,通过污染物在加标体系中平衡分配来维持精确和恒定的水体浓度,同时还可通过测定加标聚合物中污染物的浓度来监测水体浓度。首先介绍了被动加标方法及其材料选择,讨论了该方法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主要应用,包括分配系数的测定、体外细胞测试、体内生物积累及毒性测试,以及沉积物毒性评价等。然后,以测定代表污染物多氯联苯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水间的分配系数为例,详细说明被动加标的操作流程。最后,讨论了被动加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在水生生态风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The microcrustacean Thamnocephalus platyuru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toxicity reduction of carboxin in abiotic degradation compared to biotic degradation. The abiotic degradation was obtained using two sterilized Entisol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properties while the biotic degradatio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as obtained using the fungicide as the only C sour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toxicity reduction rates for the abiotic degradation were achieved in 20 days with 49.2% for the coarser soil, 60.7% for the soil with a finer texture, whereas for the biotic degradation, 60.6%. Analysis (1H NMR) showed that the soils transformed carboxin to produce sulfoxide and enol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depending on the soil properties, while P. aeruginosa metabolized the fungicide to produce inorganic compounds such as ammonium and nitrite, minor degradation pathways were oxidized to sulfoxide and hydrolytic ring-opening to 2-[(2-hydroxyethyl)thio]acetoacetanilide enol.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carboxin occurred via abiotic catalytic processes as well as via biotic transformation leading to less toxic derivatives and such phenomena are caused by exchange/surface features of soils, rather than by the mere content of clay or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43.
44.
介绍了若干压力容器在役监控技术的实例。声发射技术和超声检测是比较可行的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45.
46.
利用薄片穿透法确定铝合金最大蚀坑深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铝合金最大蚀坑深度与环境试验时间的对应关系,为新型合金服役前的耐蚀性评级和结构件服役过程中的剩余寿命预测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海洋大气环境中新型铝合金的腐蚀类型,并利用薄片穿透法研究铝合金薄片最大蚀坑深度与试验时间的对应关系。结果经过海洋大气环境暴露试验后,2A97铝合金发生了深入合金内部的严重点蚀,检测薄片试样背面电解液的出现时间,可以确定环境试验中蚀坑穿透薄片试样的时间。通过测量不同厚度薄片试样的穿透时间,可以确定最快生长局部腐蚀点的深度和时间的关系。结论中性盐雾试验环境下,达到相同的最大蚀坑深度,2A97铝合金与AA2024铝合金用时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在机体两侧螺旋桨声波干涉状态下,机体假件表面的降噪效果。方法通过模拟双螺旋浆在机体两侧的分布结构,以壳体结构模拟机身壁板,两侧对称布置电机驱动的螺旋桨旋转台,搭建双桨干涉试验平台,控制螺旋桨运行状态,测量机身表面声压级分布,得到螺旋桨旋转平面内机身外表面的声压级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单桨运行状态与双桨干涉状态测点的声压级,验证双桨干涉对机体的降噪效果。结果双桨干涉具有明显的降噪效果,尤其是机体45°方向测点降噪效果最明显。与单桨运行状态相比,双桨对消状态下,最大降噪量为1.84 dB,靠近螺旋桨旋转中心测点(0°测点)声压级降低1.58 dB,机体最上方测点(90°)噪声略有上升,声压级增加0.29dB。结论双桨同时运行状态下,降低了机体表面一定区域的声压级,且对其余区域声压级增加较小,通过控制双桨运行状态能达到降噪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The quality of rock bolt anchor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and slope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rock bolts is proposed based on pseudo-random signal, owing to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onventional detecting method of stress wave refle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random signal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rock bolt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ock bolts are test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time of reflection wave is identified and the length of rock bolts is calculated through cross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extracted wavelet signal and the test signal. It is proved that the testing result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based on pseudo-random signal are of low deviation. The experiment has shown tha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rock bolts based on pseudo-random signal is feasible with high precision.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内缺陷漏磁检测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研发了325 mm管道内缺陷漏磁检测装置,确定了海底管道漏磁检测工艺流程,配套了管道检测发射装置、接受装置等相关设施,实现了海底管道的漏磁检测、缺陷分析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50.
小波变换常用于数字信号传输的噪声检测与处理,为了检测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突发事件,将其模拟为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干扰,构建系统稳态方程和对应的扰动方程,根据离散小波变换原理,将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监测数据分解为近似部分和细节部分,再进行离散变换。采用多尺度边缘检测法,由光滑后的一阶和二阶导数检测出信号的模极大值点即为瞬态突变点。将A矿记录到的瓦斯浓度监控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在MATLAB的wavelet工具中对该瓦斯浓度监控数据作离散小波变换,找到四个瓦斯浓度瞬态突变点,那么这四个时刻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事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据此从计算机实时监控和现场技术防突方面提出应对煤矿干扰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