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01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776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164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煤中部分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的化学活动性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利用连续化学浸取实验方法,对采自贵州省二叠经龙潭组的32个煤样中的10种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化学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Hg、As、Se、Cd等元素具有极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平均83.8%的Hg、93.5%的As、80.3%的Se.63.3%的C在.1%的Cu的86.8%的Pb可以被带出煤中而进入表生环境;煤中Zn的化学活动性次之,只有平均46.6%的Zn可能迁移进行环境中;Tl、Cr、Ni  相似文献   
22.
兰州西固工业区夏季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气象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兰州西固工业区光化学烟雾污染规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在高空槽后的低空弱高压控制下,西固区出现高的臭氧浓度值,此时大气层结稳定,风很小,天气晴朗,但中午有浓重烟雾,臭氧浓度峰值在中午出现。该区盆地内形成的光化学烟雾烟团水平面积达几十公里,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取决于太阳总辐射和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23.
外源性稀土La和Ce对几种淡水微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稀土元素La3+和Ce3+对2种产地的微囊藻以及月牙藻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La3+和Ce3+对2种微囊藻的刺激作用明显大于对月牙藻的刺激作用,说明稀土元素La3+和Ce3+在湖泊中的富集可能改变湖泊种群结构,有利于微囊藻在湖泊中形成优势种;高质量浓度的La3+和Ce3+对3种藻均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当La3+和Ce3+的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完全被抑制.  相似文献   
24.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MARGA于2017年2月17日~3月24日在桂林市开展PM2.5组分监测,结合同一点位环境和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桂林市大气PM2.5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特征及气溶胶酸性.结果表明:MARGA监测的PM2.5中8种水溶性离子与PM2.5变化趋势一致.8种水溶性离子总浓度均值29.27μg/m3,3种二次水溶性离子SO42-、NO3-和NH4+浓度均值26.91μg/m3,占水溶性离子总浓度的93.50%,是桂林市大气PM2.5的主要组分.二次水溶性离子SO42-、NH4+和NO3-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80),提示二次离子产生的机制及在大气中的演化、沉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无论有无降雨,能见度(Vis)均随着水溶性离子,尤其是二次水溶性离子浓度的增加呈幂函数规律递减.24h累计降雨量≥ 10.0mm时,湿清除作用明显.晴天及降雨量不大的天气下,需注意管控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和扬尘污染.SOR、NOR分别为0.35、0.12,SO2同时通过均相和非均相氧化反应转化为SO42-,NOx主要是通过白天光化学反应转化为NO3-.大多数离子和气态前体物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这与物质的来源、形成机制和气象条件不同有关.CE/AE摩尔浓度均值为1.5,桂林市PM2.5总体偏碱性.PM2.5中SO42-、NO3-、Cl-主要以(NH42SO4、NH4NO3和NH4Cl形式存在.PM2.5中NH4+可能与监测点位交通源排放有关,桂林市应加强交通污染物排放管控.  相似文献   
25.
燃烧型煤排放可吸入尘中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X 射线荧光光谱的半定量分析方法 ,测量了民用炉灶燃烧型煤排放的可吸入尘中的主要成分 ,从而得出在可吸入尘中的主要元素为Cl、S、Na、K ,并研究了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A study has been made on elements organic constituents, TSP, SO2,NO2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Beijing. 17 elements, and some PAHs, e. g. B(a)P, B(b, j, k)P, and B(g, h, i)P, in airborne particles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HPLC, GC/MS, have been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elements Pb, Zn, S and Cu were more enriched in fine particles and different valence states of sulfur at various si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S6+ and S2-were more than 85% and less than 15% of the total sulfur respectively.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PAHs and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increased in winter and in urban area. High values for Pb and Zn in city, Fe and Mn at industrial area and Cu, Al rural sites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is implies the functions of different elemental sources of various sites. Thus, elements can be from distingushed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sources.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SO2 was found of to have same seasonal variation as the anthropogenic el  相似文献   
27.
思茅大气环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中文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70-171
对思茅地区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当地天气气候条件进行对比,探究思茅地区大气污染状况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南通市一次连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05年11月22日至12月2日南通市及邻近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连续空气污染过程的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型稳定性高压伴随而来的稳定层结和小风速,导致大气污染物难于扩散,是这次空气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弱冷空气无法改变大气稳定层结,难于结束空气污染状态;随着强冷空气到来,大气环流形势改变,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9.
长江铜陵段表层水中重金属含量及存在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测定长江铜陵段枯、丰水期江水中cu、Pb、Zn和cd不同形态的含量,分析了4种金属在江水中的存在形态分布,不同水期含量变化,水中悬浮物对金属吸附能力大小,以及近20年来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长江铜陵段江水中各重金属总量丰水期时大于枯水期,重金属各形态含量之间均有差异:丰水期时,各金属会被悬浮物以不同的方式携带进入水体中,cu、zn、Pb以活跃态和稳定态为主,Cd以活跃态为主;枯水期时,Zn主要以溶解态和稳定态为主,Pb以稳定态方式被携带,而80%的Cu、Cd是以溶解态形式存于水中。悬浮物(丰水期)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Pb>Cu>Zn>Cd。与近20年江水中的重金属背景值比较,长江铜陵段重金属含量有普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影响稻飞虱迁飞规律的气象环境成因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稻飞虱的迁飞与气象环境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与稻飞虱的迁飞规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综合评述了气候条件对中国稻飞虱迁飞规律的影响。稻飞虱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昏时分起飞,90.5%的稻飞虱集中在黄昏日落前20分钟内起飞,地面温度达25℃时起飞频繁。温度的空间分布决定了稻飞虱可以迁飞的空问区域,迁飞的上限高度为15℃等温线,稻飞虱空中群集的最适宜温度为17℃左右,且在最大风速层中迁飞,高湿度有利于其迁飞。迁入时期的强下沉气流及降雨可迫使稻飞虱大量降落。空中的风速是稻飞虱迁飞的动力速度。在我国,西南风和东北风对稻飞虱的南北迁飞起运载作用,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境内的北进南退,是稻飞虱完成一次往返迁飞的动力。我国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年份大多出现在3—5月副高较强的年份。气候变暖、海温异常等大尺度气象因子主要通过影响大范围的气候环境来间接影响稻飞虱的发生与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