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3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2007篇
安全科学   484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372篇
综合类   3512篇
基础理论   1015篇
污染及防治   326篇
评价与监测   268篇
社会与环境   266篇
灾害及防治   18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On the study of ecosystem health:state of the ar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Duringlastdecades,theterm“ecosystemhealth”isusedwithincreasingfrequencyintheliterature.Thegrowinginterestsinthestu...  相似文献   
92.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颗粒物的,为使其与小于63μm粒级数据有对比性,我们采集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地理、水文条件显著不同的十数条河流共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Cu、Pb、Zn、Cd、Co、Ni、Fe、Mn等7种重金属元素在小于50μm和小于63μm两种粒级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约主轴法回归模型Ⅱ建立了两种粒级中重金属含量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93.
IntroductionNowweallconcernourselveswiththecontemporaryproblemsofoverpopulation,resourceexploitati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  相似文献   
94.
TiO2 and montmorillonit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degrading γ-hexachlorocyclohexane(γ-HCH)in soils.After being spiked with γ-HCH,soil samples loaded with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exposed to UV-light irradi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varied with the content of TiO2 in the order of 10%<70%<50%<30%.Moreover,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ith TiO2 content 3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P25 with the same mass of TiO2.The strong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and quantum size effect may contribute to its increas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In addition,effect of dosage of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and soil pH on γ-HCH photodegradation was investigated. Pentachlorocyclohexene,trichlorocyclohexene,and dichlorobenzene were detected as photodegradation intermediates,which were gradually degraded with tlle phOtOdegradation evolution.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2002年玉溪市各县区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 提出应采取措施,减轻SO2,对城市大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96.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吸收系数描述了昆明西山土壤-植物系统中Fe,Mn,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试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对Ni元素均表现出相对的稀释和绥冲作用;对Mn元素,除了菊科夏田菊,山紫金子和牛旁外,均表现出相对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环境模式模拟资料、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前/后向气团轨迹资料、环境站监测资料,以及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XUT)多波长激光雷达、米散射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粒谱仪等观测资料的综合诊断,探讨了2019年1月初发生在西安的雾霾过程(记为首场雾霾)PM2.5组分、分布及传输特征,旨在为雾霾气溶胶研究提供有益的个例积累.定性、定量双重检验表明,Chem模式较成功复制了此次雾霾气溶胶过程.利用这些可靠的模式数据分析表明,PM2.5中碳气溶胶的主要组分为有机碳,约占85%,强盛期气溶胶各组分随高度增加均呈递减趋势,各组分近地面浓度最高.通过对两类不同方法获取的消光系数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模式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具有更高的垂直分辨率,因此,更善于描述消光廓线的细节特征.通过对多源资料的综合诊断最终揭示出,"北风涌"是雾霾消散的关键影响因子,沿铜川-西安-山阳一带存在着污染物传输的重要路径,雾霾由此体现出自北向南依次消散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
利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重庆市主城区1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24 h自动连续采样的二氧化氮(NO_2)浓度小时数据,探讨九个主城区大气中NO_2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和气团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城区大气NO_2浓度全年北碚区达标率较高(76.16%),渝中区达标率低(3.84%),日均浓度呈夏季前下降、夏季后上升的趋势;月均浓度表现为冬季月份浓度高,其次为春季、秋季和夏季月份;周六、周日、周一和周二的浓度均值较高,周三、周四和周五的较低;小时浓度基本呈5:00~11:00和16:00~20:00上升、其余时间段下降的变化趋势;大气NO_2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西北地区(北碚)大气NO_2浓度偏低、渝中区及其附近区域浓度偏高。影响大气中的NO_2浓度的主要气象因素有:气温、降水量、气压、日照和相对湿度;四季气流输送中,春冬季气流轨迹相似,主要源自西部、西北部气流,春季气流轨迹的ρ(NO_2)最高,夏季最低。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重庆市大气的治理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
办公室空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气溶胶自动分析仪对办公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颗粒物的数量浓度、总表面积、质量浓度与颗粒物粒径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均呈直线关系,颗粒物浓度峰 粒径1 ̄2μm处。另外,吸烟对办公室内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0.
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优质气候层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元帅系苹果定位试验的品质测定资料,分析研究了苹果品质(含糖量、含酸量、硬度等)与海拔高度及其垂直气候层带的关系,认为我国渭北黄土高原海拔1000—1500m 范围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是全国苹果品质最佳的优质气候区。这一层带的气候-土壤生态条件,适宜于发展优质苹果生产和建立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