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97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494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壳聚糖双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分别接枝到西佛碱型壳聚糖冠醚CT-15C和CT-18C上,制备了1,4-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经元素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征了结构。研究了CT-15CAC和CT-18CAC对Pd^2 、Ag^ 、Pt^4 、Au^3 、Cu^2 、Hg^2 的静态吸附性能,并与CT-15C和CT-18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吸附剂对贵金属离子如Au^3 、Ag^ 、Pt^4 、Pd^2 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能在Cu^2 和Hg^2 共存的条件下选择吸附Pd^2 ,而且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比壳聚糖单冠醚CT-15C和CT-18C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42.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River Kanoni which passes near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dumping facility in Bukoba Town, Kagera Region,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a MSW dump. Selected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pH, tempera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and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nutrient levels, as well as heavy metals concentrations (Pb, Zn, Cu, Cr, Cd) were analyzed in the labor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Dar es Salaam,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 method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tandard limits for freshwater qualities, as stipulated by WHO and US-EPA.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pH values were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of between 6.5 and 8.5, except for one value (8.82 ± 0.11) that was measured at the midstream. Temperature values were between 26.28 ± 1.02°C and 28.35 ± 0.15°C, which are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of between 20°C and 50°C. EC values were between 262.50 ± 8.32 μS/cm and 345.01 ± 6.48 μS/cm, which are below the maximum allowable value of 400 μS/cm. TDS values were between 183.75 ± 6.55 mg/L and 241.51 ± 11.33 mg/L, which are below the maximum allowable value of 500 mg/L. Nitrate levels were between 17.52 ± 1.12 mg/L and 32.00 ± 3.02 mg/L, which are above the standard limit of 10 mg/L above. Concentrations of Lead, Chromium, and Cadmium were between 0.03 ± 0.01 mg/L and 0.16 ± 0.05 mg/L, 0.55 ± 0.02 mg/L and 1.14 ± 0.07 mg/L, and 0.009 ± 0.12 mg/L and 0.098 ± 0.22, respectively, which are all above the recommended limits of 0.01, 0.05, and 0.003 mg/L, respectively. Values for copper and zinc were between 0.02 ± 0.12 mg/L and 0.20 ± 0.22 mg/L, and 0.79 ± 0.32 mg/L and 1.57 ± 0.04 mg/L respectively, which are below the recommended limits of 1.3 and 5 mg/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has revealed that Bukoba MSW dumping facility has potential impacts on the water quality in River Kanoni, for domestic usage. This, therefore, demands all relevant authorities to immediately find a proper and sustainable replacement for the existing MSW dump in Bukoba town.  相似文献   
943.
涂昊泽  林杉  王军  胡荣桂  肖恒斌  邬磊 《环境科学》2024,45(6):3716-3724
秸秆还田作为农田土壤培肥的一种重要措施,显著影响N2 O和CO2 等温室气体排放.为探明长期施肥土壤N2 O和CO2 排放对秸秆添加的响应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采集对照(CK,不施肥)、当地推荐化肥施用量(F)、200 %当地推荐化肥施用量(2F)、猪粪(M)和化肥配施猪粪(FM)这5种长期施肥(30 a)处理的旱地红壤,分别设置添加秸秆和不添加秸秆处理,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培养(65 %田间持水量,25 ℃)20 d.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了N2 O排放.相较不施肥处理[(22.05 ±2.09) μg·kg-1,以N计,下同],施化肥处理N2 O累计排放量显著增加了119 %~195 %[F和2F处理分别为(48.38 ±20.81) μg·kg-1和(65.13 ±12.55) μg·kg-1],施粪肥处理N2 O累计排放量显著增加了275 %~399 %[M和FM处理分别为(82.72 ±12.73) μg·kg-1和(1 101.99 ±425.71) μg·kg-1].土壤硝态氮(NO3 --N)、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总氮(DTN)是影响不同施肥处理N2 O排放的主要因素.相较未添加秸秆,添加秸秆对CK、F和FM处理的N2 O累计排放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了2F(345 %)和M处理(247 %)的N2 O累计排放.秸秆添加通过增加DOC和消耗DTN从而影响N2 O排放.施肥显著促进了CO2 排放.相较不施肥处理,施粪肥处理CO2 累计排放量显著增加了120 %~130 %[M和FM处理累计排放量(以C计,下同),分别为(122.11 ±4.3) mg·kg-1和(116.47 ±4.55) mg·kg-1],2F处理CO2 累计排放量显著增加了28 %[(65.13 ±12.55) mg·kg-1].微生物量碳(MBC)、DOC和DTN是影响不同施肥处理CO2 排放的主要因素.相较未添加秸秆,添加秸秆条件下CO2 累计排放量显著增加了660 %~1 132 %.秸秆添加后DOC和MBC含量显著提高,促进了CO2 排放.综上,秸秆添加通过增加土壤DTN消耗和DOC含量显著促进施肥处理的N2 O和CO2 排放.在施用粪肥的旱地红壤中应合理考虑秸秆还田,以平衡肥力提升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44.
人类活动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尤其是苯系物(BTEX),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室内苯系物具有浓度低、释放周期长及来源复杂等特点。由于活性炭(AC)优异的孔道结构和易调控的表面化学性质,采用活性炭吸附苯系物是封闭/半封闭空间空气污染控制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本文综述了封闭/半封闭空间苯系物的理化特征、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吸附苯系物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活性炭物理结构、表面化学性质、苯系物分子结构和吸附条件。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活性炭再生技术,并展望了针对封闭/半封闭空间苯系物污染的活性炭吸附技术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45.
地表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之一。现今,国内外均建立了相关的监测网络对地表水体的水质实施长期监测,但是却导致大量的监测数据累积,给后续的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不便,尤其是在庞大的监测网络中如何选取有代表性样点的研究点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比利时弗拉芒地区地表水的长期监测物理化学指标为例,利用决策树模型评估地表水样点的硝酸盐污染来源专家分类的有效性,为点位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原有监测点位的污染源专家分类和模型输出的可匹配率为80%,优化后监测点位从原有47个点降低到30个点,提高了监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光学遥测技术的合肥市气溶胶参数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合肥市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采用太阳光度计CE318对雾霾期间气溶胶进行监测并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orm波长指数(α)、体积谱函数等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同时采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反演了雾霾期间二次气溶胶前体物NO2柱浓度并和固定点测量的颗粒物(PM)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雾霾期间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比晴天高,且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少。Angstorm波长指数在雾霾天气时平均值较高,表明合肥雾霾天气期间气溶胶粒子以细粒子为主。气溶胶前体物NO2浓度变化与雾霾天气空气中颗粒物含量(PM10、PM2.5等)变化一致性较好,表明二次气溶胶可能对气溶胶颗粒浓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47.
为了对不同比例的二丁与连翘药渣堆肥腐熟度进行评价,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方式,将二丁和连翘两种药渣按照5种不同的比例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分析堆肥过程中温度、pH、C/N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对堆肥腐熟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条件下及堆肥周期内,单一药渣堆肥的两组处理未能完全腐熟,混合药渣堆肥的3组处理均已达到完全腐熟的标准,说明两种药渣混合后进行堆肥,可以有效促进堆肥的顺利进行,且二丁与连翘比例为2∶1(质量比)时发酵效果最好。3组混合药渣的发酵产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施用,也可以与化肥配合,制备成有机/无机配方肥。  相似文献   
948.
蒋敏  方万军 《火灾科学》2021,30(1):24-29
为了研究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与力学特征受火灾热-冷作用的影响规律,通过测量不同热-冷作用次数下的试样质量和密度损失率定量表征了混凝土结构损伤程度;通过开展单轴压缩实验对热-冷作用对其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最后进行XRD衍射实验和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混凝土的成分与微观结构进行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火灾热-冷作用下,...  相似文献   
949.
利用2013年佛山市8个国控大气自动监测站点ρ(PM_(2.5))监测数据,分析佛山市PM_(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诊断诱发PM_(2.5)高污染过程的关键天气类型。结果表明,佛山市2013年PM_(2.5)年均值为53μg/m3,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污染主要集中在三水区中部、南海区中部和禅城区北部。佛山市ρ(PM_(2.5))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秋、冬季是PM_(2.5)的高污染季节,其值夜间略高于白天,呈典型的双峰型分布,08:00—09:00短暂出现一个浓度的小峰值,推测与上班交通高峰有关。对PM_(2.5)持续高污染发生的地面天气形势分析表明,高压出海是诱发佛山市PM_(2.5)高污染事件最主要的天气类型。  相似文献   
950.
根据软弱场地土上地铁车站结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以软件ABAQU S为平台,采用记忆型嵌套面黏塑性动力本构模型和动塑性损伤模型,分别模拟土体和车站结构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建立了土-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各种试验工况下地基土-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维、三维数值模拟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三维模型可更好地模拟软弱场地与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及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数值模拟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可相互验证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