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0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1297篇
安全科学   28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2426篇
基础理论   335篇
污染及防治   186篇
评价与监测   239篇
社会与环境   152篇
灾害及防治   13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有助于热解机理的理解,利用热重分析来探讨石灰预处理和干发酵对稻草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增加,而干发酵使VS、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预处理和干发酵改变稻草热解特性,但未改变稻草的热反应机理;热解一级动力学方程很好模拟稻草热解的主失重阶段,稻草热解活化能数值为42.3~47.8 kJ/mol,属于正常范围;预处理降低反应活化能,而干发酵增加反应活化能。这为秸秆及其干发酵残渣的气化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对两株分离自内蒙古乌梁素海的氢噬胞菌X32和X12的培养条件和萘降解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菌株X32和X12的最适生长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盐度w(NaCl)为1%;当初始萘质量浓度为3 500 mg/L时,对数生长期的菌株X32对萘的降解活性可达53.9 nmol/(mg·min),而菌株X12可达34.8 nmol/(mg·min);菌株X32在培养48 h后进入稳定期,60 h时萘降解率达91.43%;菌株X12在培养60 h后进入稳定期,90 h时萘降解率达93.93%。氢噬胞菌X32和X12是两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多环芳烃降解细菌。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以滁州市200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应用Haar小波和Daubechies小波系中的Db2、Db4小波基,对样区的主要景观类型进行了特征尺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aar小波和Db2小波基的二维小波分析均检测出滁州市主城区主要特征尺度存在5个像元150m处,而Db4小波基景观尺度检测效果较差,不适用于对基于遥感数据源的城市景观特征尺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4.
西北部地区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各项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形势较为严峻,近几年频发的重污染过程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开展西北部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十分必要。研究选取西北部主要城市展开讨论、分析,并初步总结了主要城市2013—2015年的空气质量分布特征、预报影响因素、预报要点等,为环境监测系统预报工作人员在未来预报业务工作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逐月采集南京市大气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采用HPLC分析了2010年每个月PM_(10)和PM_(2.5)颗粒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种类和浓度水平。结果表明:PM_(10)中PAHs年均值为25.07 ng/m~3,范围为11.03~53.56 ng/m3;PM_(2.5)中PAHs年均值为19.04 ng/m~3,范围为10.82~36.43 ng/m~3。PM_(10)和PM_(2.5)中PAHs总体浓度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呈现凹形变化曲线;在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吸附的PAHs大部分以5~6环的高环数组分为主,大部分PAHs和∑PAHs的相关性较好,年度变化幅度不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中PAHs的来源与稳定的排放源相关,机动车排放不容忽视,与北方城市燃煤污染有着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996.
自1970年代以来,因吴起油田的发现,吴起县石油开采及相关工程建设频繁,各项工程建设在为吴起县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滑坡灾害。以"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为依托,对县内滑坡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滑坡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红粘土接触面滑坡、红粘土-基岩接触面滑坡和黄土泥流滑坡四类,并对滑坡灾害的时间、空间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7.
太湖蓝藻水华分级及其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MODIS影像和实地监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采用太湖蓝藻水华分级评估方法,对2004~2008年太湖不同类型蓝藻水华类型进行评估并统计分析,探求太湖蓝藻水华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以期为太湖蓝藻水华预防和预警提供支持。结果表明:(1)2004~2008年,全湖共发生蓝藻水华414次,以小型蓝藻水华为主,发生333次,占总次数的80.43%;随着蓝藻水华级别的增加,发生次数逐渐减少;(2)空间上,蓝藻水华主要发生在太湖的北部和西部区域,并且蓝藻水华发生级别由高到低基本上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布;(3)年际变化上,蓝藻水华发生次数呈逐渐增加趋势,蓝藻水华级别较高、次数较多的年份主要集中于2006年和2007年;(4)年内变化上,4~8月份,蓝藻水华发生次数呈增加趋势,8~11月,蓝藻水华发生次数逐渐减少。并且,蓝藻水华主要集中于5月和7~10月份,尤其是8~10月。  相似文献   
998.
杨婕  屈思啸  王蕾娜  刘宪兵  包存宽 《四川环境》2010,29(3):113-117,135
本文在总结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的现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将企业在推进GSCM的实践划分为4个阶段:生存需求阶段、初步合作阶段、源头绿色化阶段、自我价值实现阶段。设计了调查问卷,对165家国内企业在推进GSCM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在GSCM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由"消极应对"向"有所策划和初步实践"过渡;这一阶段的主要实施手段包括"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要求供应商提供清洁环保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相关的环境信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等。通过该实证研究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广东坡地红壤颗粒组成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坡地红壤较粗颗粒的矿物组成以轻矿物石英为主;粘粒的矿物组成一般以1:1高岭土为主;在粘粒的化学组成中,盐基淋失严重,铁铝氧化物聚积:颗粒大小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晴隆锑矿和煤矿矿集区岩溶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锑是环境中广泛分布、具有慢性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典型毒害重金属,是一种新兴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过去对锑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较多,但对岩溶地下水的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选择锑矿和煤矿分布广泛的贵州晴隆县境内龙摆尾地下河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污染特征进行研究,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值为评价标准对该地区水质予以评价。结果表明:在锑矿未开采情况下,第四系碧痕营组地下水中锑的浓度较高,平均值为1.55μg/L,最高为6.32μg/L;锑、砷的迁移受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岩溶地下水整体来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但碧痕营组水中锑、锰超标,龙潭组中节理裂隙水存在pH、锰超标情况;而煤矿开采污染的地表水中锰、铁的污染具有普遍性,含量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且超标倍数较大。因此,该研究区岩溶地下水可直接作为饮用水源,而碧痕营组和龙潭组中地下水须做处理后才可饮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