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160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根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点和微量元素组成及岩石形成演化的分析,对达拉布特型碱性花岗岩的源岩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其源岩具有混源特点:同时存在地幔物质和上地壳物质。结合岩石化学组成特点,源岩的化学组成可能与含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麻粒岩相岩石相似。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不同地质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比及因子分析 ,明确成矿热液活动元素 ,区分不同地球化学类型的元素集群。研究表明 ,成矿热液活动源于花岗岩岩浆侵位 ,花岗岩浆期后热液及地下水在岩体热力驱动下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矿化热液活动体系 ,对区内地层产生广泛的蚀变影响 ,形成矿体、热液活动脉体及矿化热液活动元素对围岩地层的改造。成矿热液活动体系为开放系统 ,运动方式以构造断裂导流为主 ,孔隙渗透为次。  相似文献   
153.
锌及其它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迁移性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表明,使用不同处理溶液按不同顺序淋洗土壤,造成土壤中Zn、Cu、Fe、Mn、Ni等重金属元素迁移性不同,因而对作物生长及重金属元素对作物的有效性产生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4.
通过采用不同pH值的浸出剂对淮南上窑贮灰场中粉煤灰进行了室内浸泡试验研究,得出粉煤灰中微量元素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u,Mn,Cd,Ni,Zn随着pH值的增大析出浓度减少,而Cr随着pH值的增大溶出浓度增大,B的溶出与pH值的关系不明显;粉煤灰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很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55.
了解污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是进行土壤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应用地统计学技术对北京东郊污灌区典型地块8种微量元素含量和土壤理化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56.
微波消解、ICP-AES法快速测定水底底泥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在射频功率:1.1KW,等离子气流量:15.0L/min,辅助气流量:1.50L/min,雾化气流量:0.5 L/min,蠕动泵转速20r./min下,快速测定底泥中微量元素Cu、Pb、Zn、Cr、Cd、Ni、Mn含量的方法,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各类底泥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7.
China's energy dependents on coal due to the abundance and low cost of coal. Coal provides a secure and stable energy source in China. Over-dependence on coal results in the emission of Hazardous Trace Elements (HTEs) including selenium (Se), mercury (Hg), lead (Pb), arsenic (As), etc.,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CFPPs), which are the major toxic air pollutants 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For this reason, it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a succinct analysis of the main HTEs emission control techniques while concurrently identifying the research prospects framework and specify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study herein reviews various techniques applied in China for the selected HTEs emission control, including the technical, institutional, policy, and regulatory aspects. The specific areas cover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health effects, future co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TEs in Chinese coal, the chemistry of selected HTEs, control techniques, policies, and action plans safeguarding the emission control. The review emphasizes the fact that China must establish and promote efficient and clean ways to utilize coal in order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rincipal conclusion is that cleaning coal technologies and fuel substitution should be great potential HTEs control technologies in China.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HTEs, PM, SOx, and NOx in the complex flue gas.  相似文献   
158.
臭氧污染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矿质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臭氧(O_3)浓度升高造成的空气污染是日渐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也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威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产品品质,其中矿质金属元素含量由于同时涉及微量营养元素和有害重金属而尤为重要.本研究开展了O_3浓度升高处理(维持100 nL·L~(-1))的开顶箱(OTC)田间试验,通过2个水稻品种的作物生长监测和采样分析比较,探讨了O_3污染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籽粒矿质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O_3抑制了南粳5055和扬稻6号两种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并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进而导致稻谷产量下降,与自然空气对照相比分别减产45.5%和28.6%;但收获籽粒的糙米和颖壳中大部分矿质金属元素含量升高,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达3.6%~19.8%和3.9%~36.0%,因而由此导致的微量元素缺乏或重金属污染等相关粮食品质安全影响需要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9.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采集了泉州市5个采样点共136个PM2.5样品,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11种有毒微量金属元素(Zn、Cu、Pb、As、Ni、Cd、Co、Ba、Cr、Be、V)的浓度。采用单级酸提取法分析了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并利用元素酸提态含量占总量的比值计算了有毒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采用美国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各有毒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大小顺序为Zn > Cu > Pb > As≈Ni > Cd > Co≈Ba > Cr > Be > V;(2)大气PM2.5中Ni、As、Cd、Zn、Cu和Pb为生物可利用元素,容易在环境介质中进行迁移和转化;Be、Cr、Co、V和Ba为潜在的生物可利用元素,在大气环境中较为稳定,但当大气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会重新被释放出来;(3)泉州市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主要通过口鼻吸入方式危害人体健康,Cr、Co、As对泉州市区居民有潜在的致癌风险,Ni和As有潜在的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60.
文章利用OMI卫星全球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Level3级产品数据,研究分析了河南省2006年-2015年大气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近10年大气对流层平均NO2柱浓度为15.38×1015 molec/cm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2014年起出现了大幅回落;NO2柱浓度月均值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最高值和最低值一般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NO2柱浓度的季节均值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河南省NO2柱浓度空间分布不均衡,自西南部至东北部逐渐增加,其中东北部为NO2浓度高值集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