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单方制定并用于规范其生产经营秩序的一种内部规则,是否需要规章制度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意志,属于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范畴。从这一角度说,现行《劳动法》第4条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定为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仍然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  相似文献   
92.
案情简介 冯某于1999年8月到北京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工作,负责电信记费及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工作期间,双方签订了《保密协议》,协议约定了商业秘密范围、保守秘密义务、保密措施、竟业禁止义务、补偿费用、违约责任等内容。关于竞业禁止,协议约定,冯某在离开甲公司后1年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作为补偿,甲公司在冯某离职时应向冯某一次性支付1万元的竟业禁止补偿费。如冯某不领取,甲公司可将应付款项以冯某的名字办理银行储蓄。如果冯某违反竞业禁止条款,应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1万元。违约金的给付并不意味冯某对甲公司竟业禁止义务的解除或终止。冯某于2001年10月办理离职手续。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期间,冯某在某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工作,担任工程师,负责电信记费及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月薪为8000元。后冯某未领取竟业禁止补偿费,甲公司为其办理1万元补偿金储蓄存款,但因受存款实名制限制无法办理,故甲公司在公证处为冯某办理了该款提存。2002年4月4日.甲公司向北京市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该仲裁委认为,因乙公司与甲公司属于同行业有竞争关系的单位,故冯某的行为已违反了《保密协议》中有关竞业禁止的相关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裁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3.
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有个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如何营造稳定的"安全福建",不仅是政府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及其负责人、从业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还需要广大媒体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4.
杜群 《环境》1993,(9):14-15
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一项具体的行政法律制度,具有独特的调整对象,即排污许可法律关系,概括地说,它是指由环境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因实施排污许可而形成的环境行政主管机关与其行政相对人(即排污企业和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排污许可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95.
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利用教学中的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从而使学生们重视环保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6.
环境伦理之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既包含自然要素又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对之作全方位认识,有必要从哲学层次上加以研究。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源并不在自然本身,确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环境科学研究应与伦理学研究结盟,把伦理学正当行为观念扩至对环境的关心,把道德上的权利概念扩至整个环境实体和过程。环境伦理学要求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生态化,所选择的发展途径符合环境道德规范,从利己主义的“经济人”桎梏中解脱出来向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  相似文献   
97.
除了南极洲之外,地球上的陆地基本已经被 世界各国分割完毕。国与国之间大多数都有明确的边界线,但这些人为的界线只能约束人的行为。正如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不能被人为边界所分割一样,随这些自然因素而流动的空气污染物质和水污染物质也不受国家边界的限制。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化,国与国之间的越界污染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相邻国家之间就曾因为越界污染发生过纠纷。例如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越界水污染问题、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越界空气污染问题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污…  相似文献   
98.
为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于2018年1月起开始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行政机关提起索赔诉讼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突出亮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创新意涵。然而,目前试行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却暴露出诸多理论缺陷与实践难题。在理论上,将"物权化"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该项新型诉讼的理论基础,在性质识别与救济逻辑上均存不足;在实践中,行政机关跳过其行政管制手段而直接提起索赔诉讼实则会导致行政权与司法权的错位,而且与既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间难以协调,甚至会形成"碰撞"和"冲突"。为破解上述难题,应当明确将宪法层面的国家环境保护义务作为行政机关提起索赔诉讼的理论基础,构建"行政管制优先、索赔诉讼兜底"的协调互补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机制,同时确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于环境公益诉讼的顺位规则。  相似文献   
99.
论环境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权是对环境价值的分配、利用和保护的权利.可以分为公环境权和私环境权,二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内容和特点.公环境权表现为国家的环境行政权和司法权,私环境权则应当成为民事主体的一项基本民事权利.对后代人环境权的理解与现行立法存在着冲突,应当正确认识后代人的环境权,科学设定当代人的环境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0.
劳动关系具有特定的人身属性,由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忠诚义务演化出劳动合同的保密义务,并进而扩展为竞业限制或竞业禁止.竞业禁止条款蕴含了用人单位的财产权益和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两者间的矛盾,成为一个必须依据法律来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