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24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378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资料显示,2005年,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目前只剩下不到3000个,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政协会议发言中批评城市文化悲剧正向农村转移,疾呼在城镇化转型中加强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见3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72.
沿海城镇化地区地下水中碘来源复杂,高碘地下水对生活饮用水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区,运用数理统计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珠江三角洲不同含水层和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碘的赋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ρ(I-)介于未检出~2.34 mg·L-1,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研...  相似文献   
973.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以饮用水为例,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占饮用水来源的51%,而在农村该比例高达99%.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74.
<正>福建煤监局于2月25日召开了全省煤矿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福建煤监局有关领导,各产煤设区市、县(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龙岩学院、福建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永春职业中专学校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部分  相似文献   
975.
<正>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政府主导振兴经济的同时,还将继续加大公共基础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这对于安防行业乃至联网报警服务行业来说,蕴育着重要的发展机会。迈特  相似文献   
976.
《劳动保护》2021,(3):26-29
近年来,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加强,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救援能力不断提升,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安全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社会风险增多,灾害事故救援呈现出突发性强、救援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易发生次生灾害等特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77.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是以藏羌民族集居为主的民族地区,也是四川省的生态资源中心。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密度大,民族文化浓郁,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城市化率低。由于早期建立保护区指导思想的制约,现已建立的多数保护区的规划缺乏系统科学性,依然存在来自区域内部居民和外部经济活动对其的破坏。研究认为,要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保护区设立终极目的,必须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978.
979.
进入新时代,具有“邻避”效应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刚需”和重要支撑,环境“邻避”问题必将是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常态。本文选取南方某省作为典型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邻避”问题总体风险形势平稳可控,防控重点领域仍以传统领域为主,公众诉求反应和抗争表达方式由激烈转变为相对理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矛盾风险问题增多,风险传播快传导性强。本文系统总结出明确组织领导统筹机制、强化联动发挥协作效能、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惠民措施灵活有效、社会力量聚合治理等地方实践经验。建议重点着力防范化解好传统领域风险,常态化推动机制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作用,以环境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提升环境“邻避”问题系统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80.
现阶段,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恶化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虽然现有研究从多方面探究了环境污染的治理机制,但对政府推动型城镇化这一重要的宏观政策的关注不足。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地减少了原县辖区内企业的污染排放量,即政府推动型城镇化对企业污染排放具有“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来源于主动推动型撤县设区而非被动实施型撤县设区;相比于在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上的企业中,撤县设区改革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效应”在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隶属于县级以下的企业中更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改革后,原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显著下降、基础建设性财政支出显著减少而民生性财政支出显著增加,说明撤县设区后,原县级政府财政收入的经济激励弱化,财政支出目标亦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从而有助于治理企业污染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