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城市景区接待压力日益增加。为探究疫情背景下城市景区密集人群风险感知规律,降低游客出游风险,基于Sitkin-Pablo模型,剖析密集人群情景下个体风险感知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作用机理,构建包含风险偏好、风险感知以及不安全行为的三维风险感知理论模型;从而构建风险感知结构方程模型(SEM),并依据451份有效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终达到提高景区决策科学性的目的。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游客不安全行为有直接显著的负向作用,且社会心理风险感知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效应最大;风险感知偏好对游客不安全行为有直接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行为意向偏好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422.
传统的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估计方法,多数在高斯噪声假设下对信道系数进行估计。实际过程中,电力线电磁环境复杂,噪声往往并不服从高斯分布。本文考虑非高斯环境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估计问题,利用高斯混合密度对噪声统计特性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信道系数的稀疏特性对信道系数进行估计。利用数值仿真对本文所提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信道估计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423.
旅游演艺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对其研究的热潮。由于国内外旅游演艺的发展阶段不同,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体系混杂,研究存在明显差异。为廓清和厘定未来旅游演艺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需要对相关研究进行及时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基于文献分析法系统的回顾旅游演艺研究的核心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研究内容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主体和与文化的关系两方面;(2)研究理论差异表现为国外研究多以成熟的真实性理论视角作为支撑,而国内研究缺乏理论支撑;(3)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外均采用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旅游演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地方性、演艺声景,及多感官化的旅游演艺感知都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24.
本文对地震系统高、中、初级专业人员的公平意识作了研究。运用量化标度数值处理,约90%的人属公平感范畴。解析公平感构成的直接主导因素和附加影响因素发现,良好感觉与岗位层次具有一致性,与他人比较、与过去比较“一样”的感觉呈稳定相态,投入和获得的关系表现出复杂的位错现象,事业信念向消极转化的倾向明显。对数值标度大于-1.5σ的非公平感者追访调查,证实确有其困难或问题。  相似文献   
425.
基于途家民宿网与Airbnb在线评论信息,采用扎根理论、语义关联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对比分析了在线评论语义网络结构特征及消费者感知维度。结果表明:①网络结构上,消费者关注焦点集中、小世界网络特征明显、社区间联系紧密。②短租民宿与传统酒店消费者感知维度在房源质量、服务态度与位置维度相似,在主客互动与装修风格上存在差异。③途家消费者更倾向于对房源进行评价,而Airbnb的主客互动性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短租平台从房源质量、房东素质、消费者差异化与运营模式4个方面吸引消费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26.
为建立“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安全态势感知(SSA)理论,从而进一步丰富安全态势感知理论体系,开展面向三元空间的SSA路径研究。立足理论层面,分析面向三元空间的SSA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解析面向三元空间的SSA路径模型。结果表明:面向三元空间的SSA是将从三元空间获取的安全信息转化上升为三元空间安全态势情报的一套理论、方法与技术。面向三元空间的SSA需统筹4大方面,即基于三元空间安全“六流”的SSA、基于三元空间安全事件链的SSA、基于三元空间交互界面的SSA和基于三元空间安全信息融合的SSA。  相似文献   
427.
428.
赵锐  刘婕  周宇羽  杨林川 《环境工程》2022,40(4):209-216
基于2015—2019年环境舆情信息,采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识别出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建立了风险感知指标评价体系,分析了风险感知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首要因素是个体健康担忧,其次是环境质量变化。2)公众风险感知水平具有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看,风险感知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上看,风险感知水平呈现北方高南方低、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3)河南、四川两省的风险感知水平在研究时间段内最高,且风险感知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29.
为探究灾后初期应急物资调度过程中不同灾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影响,引入不公平厌恶效应模型,量化灾民公平偏好心理,综合考虑成本因素,构建公平效用最大、综合物流配送成本最小的多目标应急物资调配模型。设计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汶川地震为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保障灾区的物资满足率和公平性,公平损失与效益损失之间是悖反关系,效益比公平更为敏感,决策者可以根据自身对公平损失和效益损失的偏重程度合理规划调度方案,确保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稳定灾民的心理情绪。研究成果对灾后初期多受灾点多配送中心的应急物资调配决策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30.
尚志海 《灾害学》2024,(1):11-16
风险感知研究一直是灾害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其理论研究在风险社会放大框架被提出之后便乏善可陈,急需引入新的理论全面解读风险感知过程。该文借鉴物理学上的透镜成像规律,提出风险感知透镜效应框架。灾害风险感知就是灾害情景信息经过风险驿站接收、处理和传递,形成风险映像的过程。在风险感知的形成过程中,灾害情景和距离是影响风险映像大小的两大关键因素。灾害情景后果越严重,风险驿站感知的风险越大。在同一灾害情景下,随着灾害情景与风险驿站距离的变化,风险映像分别呈现实像与虚像,且距离焦点越近,风险映像越大。受灾者和旁观者视角的风险感知是有区别的,风险感知结果通过风险映像大小来评价。基于透镜效应的灾害风险感知研究,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也是对风险感知研究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