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为研究城市街景环境与社会安全事件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融合语义分割技术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基于国内典型城市街景环境数据和社会安全事件数据,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校正拟合因子R2在0.744~0.841之间,拟合效果较好,街景环境要素指标与社会安全事件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绿视指数和天空开阔指数与社会安全事件在大部分区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交通信号指数、汽车指数和人群聚集指数与社会安全事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安全规划和社会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2.
现有的针对地震后压埋人员设备的定位方法主要是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测距和定位两个阶段。测距阶段由于实际复杂压埋环境的限制没有匹配的无线信道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为了实现复杂震后环境压埋人员的快速搜救,通过模拟三种典型建筑物倒塌压埋空间,对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近高斯-小波分析方法实现信号的平滑输出,建立不同场景下的最优无线信道模型,将波动的参数细化到小区间,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三维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得到压埋人员三维位置的最优估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5 m×5 m范围内解算的压埋手机最大定位误差为0.3 m,平均误差为0.23 m。10 m×10 m范围内最大定位误差为0.51 m,平均误差为0.31 m。  相似文献   
73.
系统加权聚类法及其在滑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工程地质类比分析法为基础,针对一般系统聚类法在滑坡稳定性预测中应用的不足,提出并建立了一种系统加权聚类法。最后以三峡库岸研究程度较高的36个边坡为例,进行了一般系统聚类法与系统加权聚类法的对比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加权聚类法应用于滑坡稳定性预测,其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盐城滨海湿地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激光雷达融合技术提取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不同物候期的冠层高度、植被指数、覆盖度和倒伏率等长势参数,计算冠层高度与植被指数及其他参数的相关系数并构建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枯萎期至成熟期的冠层高度逐渐增加,自海向陆的冠层高度整体逐渐减小;枯萎期至开花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逐渐增加,成熟期的NDVI减小,自海向陆的NDVI整体逐渐减小。(2)非枯萎期的冠层高度与植被指数、覆盖度、倒伏率和空间位置显著相关。(3)冠层高度与植被指数分布存在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在模型精度和空间异质性分析上均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rdinary least square,OLS)。  相似文献   
75.
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探明乡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及程度,对于区域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长时间序列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表征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借助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1)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向好趋势,RSEI值从2000年的0.483 3增长到2020年的0.651 2,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好、较好区域面积占比由40.14%上升至63.43%,集中分布在陕南山区及延安市;(2)生态环境质量从2000—2020年总体呈现“快速变好→缓慢转好”的演变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区域面积远大于生态环境退化区域;(3)人口因子、土地因子和产业因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影响方式发生转变的因子有林地面积占比、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和单位面积机械总动力。建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制定出分区域、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政策,以实现陕西省乡村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6.
沉水植物是东洞庭湖水生态修复的重要物种,水深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之一。为定量描述三峡水库不同补水调度方式对东洞庭湖典型沉水植物生长生境的影响,以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为目标物种,利用物理栖息地模型建立三峡水库补水调度期间不同出库流量与东洞庭湖刺苦草生长生境加权可利用面积(WUA)的关系。结果表明:刺苦草生长生境的适宜水深为0.2~1.8 m,最适宜水深为0.5~1.0 m;三峡水库实施补水调度后,东洞庭湖刺苦草生长生境的WUA整体呈现均匀上升趋势;三峡水库补水调度期间,出库流量为5 500~10 500 m3/s时,刺苦草生长生境最适宜水深范围对应的WUA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出库流量为9 500 m3/s时WUA最大(74.46 km2),可认为刺苦草生长最适宜出库流量为8 500~10 500 m3/s。研究成果可为通过三峡水库生态调度进行东洞庭湖水生态环境恢复及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本文根据各种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在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竽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引入了加权求取关联度的方法,获得了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8.
陕西三河湿地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东缘,是典型的河流温地.根据三河湿地发育的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生物等自然背景特征,将湿地类型划分成系、类和种3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河湿地的演化,由于自然与人为因影响相互叠加,使湿地退化过程加速,针对目前湿地现状提出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9.
陈庆福  张松滨 《环境保护》1990,(9):25-25,17
一、前言对已知的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是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各个环境因素所赋权值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80.
高架复合道路噪声声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盛晔  潘仲麟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6):368-369,379
高架复合道路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的问题,但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噪声污染,以几何声学和衍射声学为理论基础,利用声级叠加原理,建立了高架复合道路噪声对临街建筑立面影响的预测模式。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可直接应用于城市噪声预测。为城市发展规划尤其是城市高架复合道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