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2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669篇
安全科学   63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50篇
综合类   2482篇
基础理论   449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156篇
社会与环境   781篇
灾害及防治   22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河流水质分析的状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弥散时Streeter-Phelps一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解析解难以得到,在计算BOD和溶解氧浓度时,很多文献在计算表达式右端都含有未知的弥散系数D=Os-O。作者通过对上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在计算BOD和溶解氧浓度时有较大的误差,本文给出了考虑弥散时Streeter-Phelps一维稳态河流水质的状态空间模型,该状态方程可以用多种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如龙格一库塔)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BOD的计算精度,也可以改善溶解氧浓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2.
基于GIS的城市大气TSP污染空间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同谦  胡斌 《环境工程》2002,20(3):68-69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焦作城区大气TSP的污染状况及污染源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建立TSP污染类型划分标准和污染动态变化分类系统 ,对城区TSP污染进行了分区评价 ,并进一步对城区大气TSP污染的空间动态转化规律和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运用趋势面分析法研究多点环境监测数据在空间分布规律的数学原理、函数模型和分析方法,设计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以某城郊垃圾占地量的分布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证明这是一种能够科学揭示环境污染现状、规律,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4.
根据2005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即九澳岛重点海洋倾倒区、黄茅岛重点海洋倾倒区、汕头重点海洋倾倒区的监测,分析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集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集度相对最高,Hg和Cd元素的富集度较低,从空间上看,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75.
基于市域尺度的中国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的时空耦合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肥施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导致了生态环境退化,当前亟需辨明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以便为维护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提供有效的对策。以中国336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5-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1)2005-2015年中国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化肥施用量的区内差异呈“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递减态势;而粮食产量的区域差异总体趋于增大,且呈“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递增态势。(2)化肥施用量增幅大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的趋势,而粮食产量增幅呈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3)从空间分布来看,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以“双高区”为主,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以“双低区”为主,且“低效施肥区”收缩,“他因素影响区”扩张。(4)期间,粮肥耦合关系以“双增型”为主,其他类型为辅,粮肥耦合关系主要向“双增型”与“他因素影响型”转变。  相似文献   
76.
湖泊水质参数空间分析中异常值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常值的存在对湖泊水质参数局部估计精度产生重要影响 ,制约了地统计学在湖泊水质研究中的应用。文章以太湖为例 ,介绍了在湖泊水质参数研究中的三种异常值识别和处理的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常值的影响水平  相似文献   
77.
耕种对沙地土壤全磷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丘间低地为例,分析了农业耕种对沙地土壤全磷空间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开垦8年后的耕地同未开垦的草地相比,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磷量均有明显增加(P<0.05);两层土壤全磷贮量增加7.64%,约增加25.71kg/hm2.耕地同草地相比,土壤全磷空间结构和格局存在明显差异.耕地表层表现为一种随机上下波动的空间分布格局,而草地表现为相对均一的空间分布格局.亚表层耕地同草地相比,基台值、结构方差和变程明显偏大,结构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较强,而随机性较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数维进一步说明耕地与草地土壤全磷空间变异性的差异.克立格制图直观地反映2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磷的空间结构特征.为此,认为耕种易导致沙地土壤退化,退耕还草有利于维持脆弱沙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以2000年和2004年的QuickBird卫星影像解译的徐径镇土地利用类型图为基础,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该区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
于2002年1~7月份在抚顺市区四个点位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样品,经分析后获得了可吸入颗粒物组分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即采暖期PM10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高于非采暖期,工业区PM10样品中的Fe、Zn、Pb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点位,反映了其工业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0.
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系统地分析了旅游区物质容量与其子容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黄山区风景区客流空间负荷特点,认为北海游览区是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的“瓶照”最低水桶板原则,合理计算了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详细探讨了扩大黄山风景区物质容量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