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火灾灾害的响应特征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重点剖析了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险天气与防火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周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提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实现碳减排增汇效应的科学的林火管理策略与合理林火管理路径。最后对今后尚需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以某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场地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将健康风险评估用于场地风险管理策略的筛选. 结果表明:①该场地不同深度土壤均受到氯仿、二氯甲烷和苯的污染,污染物垂向迁移特征明显,最大迁移深度达25.8 m,其中深度≤15.0 m的土壤污染较重. ②基于保守的通用场地概念模型对将其规划为居住用地时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显示,氯仿、二氯甲烷和苯的致癌风险分别达6.0×10-2、2.9×10-4、7.4×10-5,均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三者修复目标分别为0.22、12.00和0.64 mg/kg. 如采取策略一,即将场地内超过修复目标的土壤进行清除,需修复的土壤深度达24.0 m,修复土方量为33.4×104 m3. ③结合污染物垂向分布及场地未来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提出策略二,即对0~15.0 m深度范围内重污染土壤进行清除异位修复、>15 m深度范围内土壤采取工程控制措施. 实施策略二后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虽然>15.0 m深度范围内土壤中依然存在w(氯仿)超过修复目标的采样点,但致癌风险(8.3×10-8)远低于可接受水平;概率风险评估显示,该风险值对应的累计频率为99.5%,考虑各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后,风险模拟结果最大值也仅为1.06×10-7. 可见,策略二足够保守,能够保障未来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策略一相比,策略二可减少修复土方量6.4×104 m3,因此更具经济性,为风险管理策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3.
长江流域涉及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长江流域的环境管理策略大致经历了以水量管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和水质目标管理三个阶段.在统一生态环境监管职能、实现五个“打通”的新形势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策略必将由水质目标管理快速向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转变.在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的积极进展和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①规划和建设服务于应急预警和管理决策的长江生态系统观测网络,推动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空天地一体化的多源数据融合,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数据时空精度和反应速度,开展水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观测;②加强长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主要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研究、重点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和突出生态问题专题研究,不断创新科研与管理深度融合的科研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③制定长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分阶段分区域目标,促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陆域生态和水陆交错带的持续改善以及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协同;④提出长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和重点区域、突出问题的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24.
一次性塑料是指生产生活中使用一次或几乎不重复利用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50%,是塑料制品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次性塑料的生产和消费量迅速增长.随着人们对塑料以及由此引起的微塑料污染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削减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替代品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消费量.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主要包括非塑料材料替代和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替代两大类.建议我国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和标准,鼓励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并加强替代产品的质量监管;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提供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提高环境友好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环境治理成本纳入其价格成本;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替代材料和产品;最后,还要唤起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主动选择替代产品并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5.
介绍澳大利亚首府堪培拉地区政府提出的废物管理策略-“2010年无废物”目标,其基本内容、实现目标的措施及近几年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6.
针对环境检测类实验室的污染情况,通过揭示存在的污染源和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建议,包括有效控制和管理实验室污染,完善监督检查体系,优化试验分析方法等策略。实施这些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实验室内的污染风险,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结果旨在为实验室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减少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7.
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由此造成的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正确理解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林火管理策略、充分发挥林火管理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以及缓解碳排放中的作用均有重要的意义。系统论述了气候变暖、火干扰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之间的逻辑循环关系,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暖对火干扰的影响,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科学有效的林火管理策略与措施,以及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方向。  相似文献   
28.
京津冀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潜力预测及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盼  施晓清 《环境科学》2020,41(4):1976-1986
电子废弃物是京津冀区域重要的"城市矿山"之一,全面系统地评估该地区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及其回收利用的资源环境效益,可为该区域通过电子废弃物协同精准管理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支撑.基于改进的保有量系数法、物料系数法、市场价值法及污染系数法,通过估算废弃电视、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和计算机5类主要产品("四机一脑" )的产生量、资源可回收量、资源回收价值及资源环境效益等,对2010~2025年京津冀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潜力及环境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25年京津冀废弃"四机一脑"产生量不断增加,2010~2018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7.75%,此后预计将以年均3.07%的速度递增,2025年废弃"四机一脑"总量将达到1861.74万台,可回收普通金属27.19万t、塑料12.75万t和贵金属19.45 t.2019~2025年期间,废弃空调和计算机的资源回收经济价值较高,二者之和占年回收总价值的77.22%;铜和金的回收经济价值贡献比分别为43.37%和19.82%,显著高于其他资源.预计2025年资源回收总价值达50.24亿元,是2010年的3.13倍,其中普通金属、贵金属和塑料的回收价值分别为28.68、13.27和8.29亿元.若2025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全部被规范回收利用,能够减少原生矿石开采913.23万t,减少标准煤利用122.71万t,减少废水、废气、废渣及重金属排放量分别为1231.19、473.89、785.10和6.08万t,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2.92万t (以CO2-eq计).废弃空调的回收利用潜力最大,但资质处理企业废弃空调回收处理能力亟待提高.为高效回收利用京津冀电子废弃物,未来应尽快完善基金补贴制度,加强对非正规拆解部门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电子废弃物全生命周期区域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29.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土地利用率快速升高,增加了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是我国的土地资源变的稀缺,因为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浪费了土地资源。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土地利用状况,完善相应的土地利用制度,来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强化我国的对于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加快土地利用的转型,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频繁利用土地,降低了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为了改善目前这一状况,土地转型已经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任务了。本文主要论述了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和改善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大量以"知识型"员工为主要生产力、以"知识"为产品主要附加值的企业应运而生,由于掌握"知识"的员工成为该类企业的主要资源,因此,如何做好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困境人才选拔和引入把关不到位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过多重视应聘者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