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86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在参照澳大利亚悉尼海域深水排海口粪大肠菌群衰减率测定方法的基础上,1990年9月,于大连市黑石礁湾两个预选深水污水排海口进行了粪大肠菌群T-90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内粪大肠菌群衰减率差别极大,白天明显高于夜间。影响粪大肠菌群衰减率的主要因子为光辐射强度。同时还预测了深水排海口附近海滨浴场粪大肠菌群密度的日超标频率。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粪肥携带的微生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长期施用粪肥和化肥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耦合传统微生物学培养方法和现代分子微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猪粪和灭菌猪粪对2种土壤的细菌数量、群落结构和热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0t/hm2的用量施入时,猪粪和灭菌猪粪对两种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数量以及细菌16S-rRNA拷贝数均无明显影响;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对猪粪携带的外源细菌在土壤中定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2种土壤灭菌后添加猪粪,可培养细菌平均数量较未灭菌土壤分别增加45.96和96.21倍.粪肥输入的化学物质未导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发生明显变化;而粪肥输入的外源细菌Marinilabiaceae、Porphyromonadaceae、Bacteroidale和Pseudomonadaceae则可以在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中定殖并对相应的细菌丰度造成影响,但是在长期施用粪肥的土壤中,这些细菌在最开始就被抑制.添加粪肥提高了长期施用化肥土壤的微生物热代谢活性,但对长期施用粪肥的土壤无明显影响.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受粪源细菌的影响较大,而长期施用粪肥的土壤对粪肥的敏感度降低,对粪肥携带的外源细菌的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3.
我国粪便处置现状与治理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粪便既是农业资源,又是环境污染体和疾病传染源,对粪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具有重析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粪便的处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并介绍了真空收运系统在城乡粪便处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相似文献   
3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的防治技术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恶臭污染已成为垃圾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严重公害。在分析中,介绍了填埋场各区域恶臭的控制措施,综述了卫生填埋场恶臭的常规防治技术,重点讨论了生物技术在填埋场脱臭中的应用,这些防治技术对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如垃圾收集站、中转站、焚烧场、堆肥厂及粪便处理厂的臭气治理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人粪便好氧堆肥过程中典型抗生素的消减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时红蕾  王晓昌  李倩 《环境科学》2018,39(7):3434-3442
以人粪便和锯末为试验材料,进行3种不同温度(55℃、35℃和无温控)控制条件下的好氧堆肥试验,对比温度对堆肥过程中4种人们大量应用的抗生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嘧啶和环丙沙星)消减特性的影响.同时分别对抗生素在水环境、锯末载体和人粪便加锯末堆肥中的降解进行针对性试验,分析人粪便好氧堆肥中影响抗生素降解的主要因素或作用,并对其贡献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在高温堆肥中的去除效果最好,其去除率都在90%以上.相比磺胺嘧啶和环丙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降解对堆肥温度依赖更强.四环素和金霉素在堆肥中的去除主要为水解作用导致的去除,而磺胺嘧啶和环丙沙星的去除则主要归因于锯末有机质对其吸附的影响.与其它3种抗生素不同,微生物作用对堆肥中环丙沙星降解的影响是重要的,贡献率接近20%.  相似文献   
36.
四环素对人粪便好氧堆肥过程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红蕾  王晓昌  李倩  刘源 《环境科学》2018,39(6):2810-2818
以人粪便和锯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四环素(TC)对好氧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实验共设4个处理:CK(不添加TC)、TC100(100 mg·kg~(-1)TC)、TC250(250 mg·kg~(-1)TC)和TC500(500 mg·kg~(-1)TC).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堆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C对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堆肥中TC浓度的增加显著抑制了堆肥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水溶性碳(WSC)的残留,降低了种子发芽率(GI)并抑制了脱氢酶活性(DHA).堆肥温度、WSC、GI和DHA等堆肥参数都可以用来表征堆肥的腐熟度,以上结果表明堆肥中TC浓度高达500 mg·kg~(-1)时,TC阻碍了人粪便好氧堆肥过程并影响堆肥产物的腐熟.而且,TC浓度的增加显著改变了堆肥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降低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TC对堆肥过程和堆肥产物腐熟的主要不利影响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干扰和对生物活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37.
奶牛粪便排泄系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养殖粪便也大幅度的增加,而准确量化所产生的污染物,是环保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验测定奶牛粪便排泄系数,有利于对奶牛养殖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38.
农业再生资源是再生资源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品种再生资源相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产出量大,我国是农业大国,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t,畜禽粪便产生量约20亿  相似文献   
39.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畜禽粪便堆肥效果的温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堆料中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影响堆肥反应速率,是堆肥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通过在畜禽粪便(鸡粪、猪粪、牛粪)中加入辅料和不同微生物菌剂,进行好氧堆肥并测定堆料温度,根据温度结果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不同粪便的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40.
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and colony-forming unit (CFU) estimates of fecal indicator bacteria (FIB) concentration are common measures of water quality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Thus, FIB intensively monitored in Yeongsan Watershed in an attempt to compare two di erent methods and to develop a statistical model to convert from CFU to MPN estimates or vice versa. As a result, the significant di 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PN and CFU estimates. The enumerated Escherichia coli concentrations in MPN a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CFU, except for the measurement in winter. Especially in fall, E. coli concentrations in MPN are one order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at in CFU. Contrarily, enterococci bacteria in MPN are lower than those in CFU. However, in general, a strongly positive relationship are found between MPN and CFU estimates. Therefore, the statistical models were developed, and showed the reasonable converting FIB concentrations from CFU estimates to MPN estimates. We expec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towards future research on whether di erent analysis methods may result in di erent water quality standard violation frequencies for the same water s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