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58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444篇
综合类   1471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52篇
灾害及防治   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中主要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物流绿色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对低碳经济发展物流绿色发展评价,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不同问卷的调查结果,对物流绿色发展的认知、态度和行动进行了论述,在论述过程中,主要包括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认知、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态度、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物流行动和对发展低碳经济物流的认知、态度与行动的比较,最后给出了低碳经济发展中物流绿色发展趋势,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物流绿色发展给出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发展观带来的危机做了详细的论述,并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它的内涵,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但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恶化.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以及地区的共识.本文根据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近十几年的状况,分析了上海地区环境改善的原因,以及进一步协调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加大推行清洁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对清洁生产做出介绍的基础上,指出清洁生产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对我国如何加大推行清洁生产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鲍巍  姜杉  李斌 《环境保护》2007,(4A):33-37
在社会进步、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愈发紧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满足这一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凸现资源的稀缺性使资源的价值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估计和评价资源的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防止资源遭受破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农村遭遇面源污染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利 《环境》2007,(8):43-45
臭气肆虐,垃圾乱飞,已经成为部分农村的常见现象."城里人富了,产生的垃圾都运到了村子里,农村变得越来越脏".其实,这种观点只关注了一种污染现象.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更为严重的面源污染也在威胁农村,后者的破坏面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8.
野生灵长类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安徽黄山旅游开发利用野生短尾猴资源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灵长类动物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钟武 《环境保护》2007,(4A):13-18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中共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重要的正是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的协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反思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后,逐渐认识到,环境的改善仅仅依靠污染控制技术是十分有限的,必须从产品和生产进程关系,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实施全过程控制,才能有效地消除污染,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