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武汉市灰霾天气特征分析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能见度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市2013年灰霾日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对灰霾天气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综合研究,获得了武汉市灰霾天气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使用支持向量机对灰霾日能见度进行了多因子综合预测。实验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在短期预报中,±1 km、±2 km、±3 km误差范围内预报正确率分别达到733%、867%、967%,平均绝对误差在1 km内,实现了灰霾能见度高精度预报,优于多种预报模型。在第2、3天±3 km误差范围内的能见度预报准确率都达到90%,中长期预报能力较强,模型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2.
关于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发现。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南京北郊气溶胶散射特性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南京北郊是重工业区,空气污染严重。该文利用浊度仪对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进行了四季观测,研究了该区气溶胶散射系数、后向散射比、质量散射系数及散射系数与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散射系数波动较大,平均值为344.84 Mm-1,标准差为215.99 Mm-1,散射系数季节差异明显,主要受气象条件和外界污染排放的影响;后向散射比平均值为0.139,春季变化剧烈,夏、秋、冬季在波动中缓慢上升,大气中细粒子污染严重且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散射系数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系数达到0.91,质量散射系数平均值为1.87m2/g;散射系数与能见度之间存在-0.66的相关性,两者呈负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广州地区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番禺大气成分站2007—2013年的能见度、颗粒物(PM1、PM2.5、PM10)及番禺气象局站的相对湿度(RH)资料,对颗粒物7年来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以RH为标准,将能见度和颗粒物数据分为RH≥90%、80%RH90%和RH≤80%3个部分,并以相关系数(R2)为判断标准,分别对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PM2.5、PM1多年日平均值分别为56.6、43.0、38.5μg/m3,颗粒物值旱季高于雨季。当RH≤8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最好,R2大小顺序为:PM10(0.47)PM2.5(0.57)PM1(0.58);当80%RH9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次之,分别为PM10(0.4)PM2.5(0.46)PM1(0.49);当RH≥9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5.
建立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空气污染指数(API)系统在评价空气污染水平中的不足,提出了在原API系统基础上进行指标拓展,增加能见度和PM2.5评价指标,建立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数(AQI);分析了扬州市区PM2.5和能见度在雾霾日及正常日的百分位分布,确定了PM2.5和能见度分级值,并利用扬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6.
重庆市主城区PM 10 与能见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000年以来重庆市主城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2006年PM10的污染现状,能见度和PM10质量浓度负相关,尤其采样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76。根据PM10源解析和PM10成分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应重点控制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北京道路车辆尾气排放对雾霾时驾驶员道路能见度的影响问题,建立了雾霾时车辆尾气排放与驾驶员道路能见度关系模型。该模型以车辆为单元建立车辆尾气排放元胞,考虑了车辆尾气排放后的污染物物理和化学变化,并以车道中的尾气排放位置截面及截面单元、交叉口处的尾气排放位置区间为模型单元。为验证该模型,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和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北京地区部分路网检测了驾驶员道路能见度等数据,并统计了各时段驾驶员道路能见度的分布情况。对建立的关系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关系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检测数据的误差占比平均值小于4. 98%,验证了该关系模型用于描述北京市道路车辆尾气排放对雾霾时驾驶员道路能见度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控制细颗粒物污染可以改进人群健康水平,产生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为此,需要加强控制细颗粒物的政策研究,采取措施进一步控制细颗粒物。  相似文献   
109.
长江三角洲地区霾判别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对比霾判别方法的差异,探讨霾观测标准的再完善性,文中从空间分布与单点时间序列两方面分别分析研究了4种霾判别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选取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1980~2009年38个地面观测站的气象资料,根据使用日均值的方法 1、2和使用14:00观测值的方法 3分别统计各站点的霾日,分析3种方法的异同.发现这些方法都能够反映出霾的长期变化趋势,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年代际变化逐渐减小.由方法 1得到的霾日数最多,方法 3考虑了天气现象,比方法 1和2更合理.依据南京北郊2012年5月~2013年4月的逐时PM2.5浓度、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等资料,分析比较了方法 4(霾的观测和等级预报,QX/T 113-2010)与方法 1、2、3的不同.结果表明,由方法 3统计出的霾日少于其他方法,由方法 4统计出的霾日数介于方法 1与方法 3的结果;方法 3不能分辨出霾的严重程度,而其他方法能较好地分辨出霾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0.
京城6月,晴空突变6月20日下午开始,北京市房山区、大兴区、丰台区、宣武区、崇文区等地笼罩在一片烟雾中,能见度急剧下降,烟雾从南向北逐渐扩散,北京南部城区受污染程度超出往常6~9倍。晚上7点~9点间,不断有市民拨打市气象局电话,询问这一异常天气出现的原因。21日,北京持续笼罩在烟雾之中,空气质量级别由二级降到三级,各地区空气质量状况也由良降到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不等。房山区窦店镇于庄村沁馥家园小区一名业主说,20日傍晚大约4点多,浓烟开始慢慢聚集,烟往屋子里钻,人被熏得透不过来气,后来把窗户全都关上,但还是不顶用。小区里的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