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3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432篇
安全科学   1655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313篇
综合类   1515篇
基础理论   288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81篇
灾害及防治   28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通过电化学试验方法对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NaHCO3质量分数低于0.10%时,极化曲线呈现阳极活化溶解过程,高于0.10%时阳极极化出现钝化过程,并且在-0.6 V(vs.SCE)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小电流峰.通过对交流阻抗谱分析发现,高频区均是由略偏离半圆的容抗弧组成,并且实部有所收缩.HCO3-的还原反应在阴极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整个过程受极化控制.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随着NaHCO3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结束后,对试样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利用XRD分析出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和Fe3O4.  相似文献   
62.
运用Plackett-Burman法确定了影响滤膜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提取效果的显著因素,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得出回归模型,通过Minitab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消解条件:HNO_3-HF体积比3.6∶1、恒温温度184.8℃、恒温时间13.8 min。标准滤膜GBW(E)080212中元素Pb最大的预测浓度为63.3μg/L,验证试验测定值与回归方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与标准滤膜真实值的相对误差为-0.3%。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基本一致,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消解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3.
安显金  李维 《地球与环境》2019,47(5):707-716
土壤有机碳是控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附解吸及其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中硬碳类吸附剂是土壤有机碳中的重要部分,土壤中软碳类物质和硬碳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对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将溶解有机质胡敏酸,通过条件的变化使其转变为非溶解态,研究其对土壤碳质吸附剂(胡敏素和黑碳)吸附多环芳烃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溶解态胡敏酸会显著降低土壤硬碳类物质中多环芳烃的解吸能力,解吸滞后性增加,作者认为非溶解态胡敏酸的添加会覆盖土壤硬碳类物质的表面吸附位点和填充吸附多环芳烃的孔隙,造成硬碳类有机质中的多环芳烃解吸能力下降,滞后性增强。研究还发现硬碳类有机质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和解吸能力的变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4.
2A12铝合金在模拟溶液中的周浸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干湿周浸实验、失重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2A12铝合金在0.6mol/L NaCl和0.6mol/L NaCl 0.02mol/L NaHSO3两种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与规律,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X)和红外光谱(FTIR) 观察分析腐蚀产物表面形貌、结构和组成,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不断增多,失重增加,力学性能下降,阻抗模值逐渐减小;腐蚀产物形貌以团状和块状为主,在0.6mol/L NaCl溶液中腐蚀产物主要为铝的氯化物和氧化铝,在0.6mol/L NaCl 0.02mol/L NaHSO3溶液中腐蚀产物主要为氧化铝、铝的硫酸盐水合物和铝的氯化物;由于NaCl和NaHSO3共同作用,2A12合金在0.6mol/L NaCl 0.02mol/L NaHSO3溶液中腐蚀电流密度高,阻抗模值相对较小,腐蚀速率较高,腐蚀后失重大,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较大,腐蚀更严重.  相似文献   
65.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重金属Cu2 、Cd2 的毒性效应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石油烃和Cd2 、Cu2 对沙蚕均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暴露4 d和10 d后,石油烃LC50分别为440和110 μg·L-1,Cu2 分别为1 150和570 μg·L-1,Cd2 分别为5 090和2 500 μg·L-1,相应的生态毒性大小为:石油烃>Cu2 >Cd2 .在Cd2 、Cu2 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率均低于50%.而在石油烃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最高抑制率可达90%以上;而且,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与石油烃的浓度显著相关.可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较灵敏地反映出石油烃对沙蚕的污染效应及其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胡益兴 《灾害学》1997,12(3):84-88
全面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的行为与地质灾害后,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试图提醒人们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保护环境,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之目的。  相似文献   
68.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冲压设备机械的伤害事故的产生也不例外。为此,从冲压设备机械伤害事故的两起案例入手,具体分析形成事故的因素并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9.
分析了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性,提出救灾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是一种人道主义救助,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投资活动。指出帮助灾区恢复生产是整个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分析阐明摆脱以往单纯将救灾看成是人道主义救助的旧观点,充分考虑到在经济社会里救灾行为的经济学特点,用经济学原理指导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70.
研究发现,煤矿工人的冒险行为主要可以由生产条件、个人表现、工作状况及用工方式等影响因素预测,煤矿人为事故的发生可能性主要由煤矿工人的冒险行为表现预测。据此,便可建立预测煤矿人为事故发生可能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