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辽宁省新的污水排放标准已于2008年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相比原有标准以及国家标准,新标准体现了全面性、严格性和公平性的特点。在新标准的要求下,全省污水排放企业将如何应对?本文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引擎”和决定性因素。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连续召开了3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表明中国政府对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3.
辽宁省第四系地下水库勘察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辽宁省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基础地质气候条件以及重点对第四系河谷的野外实地调查,同时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地下水库的功能,论证了辽宁省地下水库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该省的下辽河平原、辽西部分山问河谷、辽西辽南的滨海河谷适宜修建地下水库,并制定了第四系地下水库勘察规划,即把辽宁省规划为5个地下水库勘察区(地下水库已勘察区或建成区、近期地下水库勘察区、中期地下水库勘察区、远期地下水库勘察区、未规划地下水库勘察区).  相似文献   
54.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均方差决策方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综合承载力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供需指数比普遍偏低,14个地级市中环境承载力供需指数比大于1的比例不足10%,资源承载力比例不足30%。不同城市各要素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连、沈阳综合承载力最高,本溪、丹东资源承载力最高,辽阳、盘锦环境承载力较低,沈阳和大连经济承载力较高,各城市社会承载力总体较高。此外,资源与经济承载力对研究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最大,但是研究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环境,未来应着重根据各市环境短板确定未来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与管理体制,有效提升城市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55.
截至目前,辽河治理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按化学需氧量考核,2009年底辽河干流考核断面全部消灭劣Ⅴ类水体,提前一年实现辽宁省政府提出的治理目标,首次实现枯水期均值符合Ⅴ类水质标准。2011年5月,在国家6部委对辽宁省辽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中,辽宁省取得了总分95.3分的好成绩,完成情况居全国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56.
辽宁省首个农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试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沈阳市于洪区平罗镇青堆子村建成了辽宁省首个国家农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光辉农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辽宁省目前已建成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70余座,另外还在大型企业安设了简易空气监测系统300多套,但该监测站是作为辽宁省农村环境空气监测站的“第一站”,从建设到试运行都具有示范意义。据了解,目前我国城乡大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发展很不均衡,  相似文献   
57.
我国自 1992年实施推行清洁生产以来 ,在试点示范、宣传培训、机构建设、国际合作及政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要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 ,尚存在不少障碍与问题 ,急需研究与探讨。本文仅以辽宁的情况为例 ,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及产品结构特点的梳理,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