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湖浮游植物的演替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1月~2000年12月对杭州西湖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为期2年的逐月调查.结合以前的研究资料,着重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先后采取的截污、疏浚、引水冲污等一系列治理富营养化措施所产生的长期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大部分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治理前基本相同,仍以蓝藻占绝对优势.1980~2000年,浮游植物密度增加了55.4%.蓝藻种类趋于小型化,20年来西湖的富营养化仍在发展.西湖子湖之一小南湖区经一系列工程治理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沉水植物,水体透明度大大提高,藻量明显下降,水体富营养特征逐渐从浮游植物响应型向大型高等水生植物响应型转化.因此,建立和恢复以沉水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是治理西湖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杭州西湖景区PM_(2.5)中12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18年杭州西湖景区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36.40μg/m~3,其中V、Cr、Mn、Fe、Ni、Cu、Zn、As、Nb、Ag、Sn、Pb的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6、3.61、22.68、304.84、2.58、9.69、96.38、5.26、197.45、3.89、5.65、27.85ng/m~3,12种重金属元素合计占PM_(2.5)的质量分数为1.88%,总体上冬春季高于夏秋季。Cr、Mn、Fe、Cu、Zn、As、Pb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交通二次扬尘,Sn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V和Ni主要来源燃油,Nb和Ag来源未知。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杭州西湖景区PM_(2.5)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和致癌健康风险均处在安全范围内,表现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的特征。  相似文献   
73.
滇池之于昆明乃至云南,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由于它的面积相当于杭州西湖的50倍,因此它既有湖泊的妩媚韵致,又兼容大海的波澜壮阔。此外,滇池还具有调节气候、涵蓄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优美环境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74.
西湖底泥中的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反应(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DAMO)是一种最新发现的生物反应,该反应能够偶联反硝化和甲烷的厌氧氧化.催化DAMO反应的微生物是NC10门中一种被命名为“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oxyfera”的细菌.本研究采用基因克隆文库技术考察了西湖淡水底泥中DAMO微生物的分布与种群多样性状况.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西湖底泥中存在NC10门细菌,与已知的M.oxyfera的16S rRNA基因相似度为93%~98%.DAMO微生物功能基因(pmoA)的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西湖底泥中分布有此类微生物,与已知的Moxyfera的pmoA基因相似度为86% ~ 95%.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西湖底泥中DAMO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的拷贝数为2.15 ×105 copies·g-1(以干重计).  相似文献   
75.
重游西湖     
提起惠州,思绪万千;重回西湖,心不禁为之一暖. 说起西湖,更多人想到的是杭州,而对于像我这样一个自小与惠州有着渊源的人来说,西湖的印象更多的来源于惠州. 上一次去西湖应该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仍记得小时候祖父母每天牵着我的手带我到西湖游玩,我总是不厌其烦的问着同一个问题:湖里怎么都没鱼啊?而祖父只是一味地感叹,社会发展的需要啊!当我长大以后,经常会回想起祖父说的这句话,渐渐的明白了话中的另一层含义:当时社会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相似文献   
76.
硅藻群落指示的近50年来大理西湖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晨雪  徐敏  董一凡  王荣  方凤满 《环境科学》2020,41(10):4572-4580
近年来,增强的人类活动使得云南部分湖泊生态系统发生退化,由草型清水态向藻型浊水态转变.全球变化背景下,了解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规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云南大理州小型浅水湖泊西湖为例,通过对沉积物硅藻群落和理化指标的分析,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大理西湖环境演变历程.结果表明,大理西湖生态系统在近50年发生了明显的稳态转换,以2000年为节点,硅藻群落从2000年前偏好贫营养环境的底栖附生种Cocconeis placentulaStaurosira construensGomphonema angustum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为优势种的状态,逐渐演替为偏好中营养环境的底栖附生硅藻Encyonopsis microcephalaNavicula cryptocephala及偏好富营养环境的浮游硅藻Cyclotella atomusCyclotella meneghiniana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Aulacoseira granulata为主导的状态.时间序列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硅藻群落主要响应了营养的变化.冗余分析结果也证实营养盐富集是大理西湖硅藻群落长期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论述了近50年来大理西湖流域气候变化和开发活动(农业围垦、化肥施用、畜牧养殖和渔业养殖等)促使湖泊营养盐持续积累,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湖泊内部生产力显著提高,湖泊生态系统逐渐向藻型浊水态转变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7.
宁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日前对2004年和2005年地下水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后得出结论,银川市地下水漏斗面积缩小20.31平方公里,相当于近4个西湖。这表明,银川地下水漏斗持续扩大的趋势终于出现了扭转。监测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0年,漏斗面积为416~453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为32~28米;2000年以来,漏斗面积基本在450~470平方公里之间,中心水位为28~20平方公里,创历史之最。漏斗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安全利用与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8.
疏浚后杭州西湖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法评价疏浚前后杭州西湖(Ⅰ~Ⅳ站)的富营养化水平,并与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Ⅰ站和Ⅳ站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大,Ⅱ站和Ⅲ站TLIc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小。疏浚促进了西湖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降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湖水TLIc值随浮游动物生物量升高而显著增大,并以轮虫生物量与TLIc值之间的正相关性最稳定。  相似文献   
79.
哲夫 《环境教育》2012,(4):88-89
遗憾的是,这样一座古老的水库连同它美丽的传说,不幸于2001年5月彻底干涸,连带红尾鲤鱼在内的26种鱼类和50多种动植物也因之灭绝。  相似文献   
80.
杭州西湖水体粪大肠菌的监测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粪大肠菌群指数是综合评价城市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作者于1999.1~1999.7时杭州西湖水体的FC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西湖受到了生活污水的污染,特别是三条入湖溪流污染程度十分严重.三条溪流的FC指数超出我国地表水Ⅲ类标准的10倍.水体中FC指数同TN、TP浓度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