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1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长季推后、生长期缩短,这可能会导致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期出现牧草短缺现象。  相似文献   
112.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分区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青藏高原 81个气象台站近 30来年的降水量资料 ,采用EOF、REOF、气候线性趋势分析以及累积距平法等方法 ,对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EOF分解的前三个主向量的累积方差贡献占总方差的 4 2 .8% ,地形特别是高原主体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对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影响显著 ;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在缓慢减少的过程中未发生突变现象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的空间异常类型可分为高原中部区、西藏北部区、青海东部区、柴达木盆地区、高原东北区、中北部边缘区、高原西北区、西藏南部区、高原东南区共 9个区 ,其分区受地形和低涡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3.
佚名 《环境教育》2004,(10):14-17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程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  相似文献   
114.
事件     
《环境》2008,(12)
中国将加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青藏高原发现独行野生雪豹;中国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球首个网上野生动物保护基地诞生;  相似文献   
115.
作为地球“第三极”,占到我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强的青藏高原(25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确保我国乃至亚洲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研究该区域如何在休养生息中,或者说在确保国家环境安全中,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打造一个既能提高自然生产力,又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产业,实现青藏高原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长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6.
段英涛 《青海环境》2007,17(1):29-30,43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上的一个独特区域。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在该地区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同样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安康时讯     
《现代职业安全》2006,(8):74-75
小剂量放射线可能有利健康美国的科学家们经过深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区域进行研究后认为,放射线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放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人体所接受的放射线的剂量越大,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也越大。为了了解放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美国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遭放射线污染的区域进行了实地考查。他们得出的结  相似文献   
118.
曲晴 《环境教育》2006,(9):59-61
我终于站在你面前 "布达拉宫、九眼石、香巴拉、唐卡、藏药……"几千年来,人类在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生息繁衍,创造着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各种奇迹.2006年7月1日,备受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对于许许多多梦想踏进神秘的西藏大地的旅游爱好者和广大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119.
臭氧层耗损对对流层大气质量的影响和在中国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透射到近地面的UV-B辐射的增加,加强了低对流层的能量来源,增强了大气氧化性和化学反应性,特别是加快O3、颗粒物、酸性物质等二次污染物的生成和一些有机污染物的光解,加剧如光化学烟雾、酸沉降等城市和区域性的大气污染,从而改变对流层的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在中国,UV-B的增加会对城市和区域的空气质量、酸雨污染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0.
我国两大冻融侵蚀区气候环境变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国东北及青藏高原两大主要冻融侵蚀区51 a的(1956-2006年)气候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一元回归、趋势系数等方法.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对两区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的影响,进而揭示两地区冻融侵蚀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两地区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且十分显著,在东北地区年降水呈波动下降趋势,而青藏高原区与其相反,但两地在春季解冻期降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土壤冻结期有推后的趋势,而解冻期有提前的趋势,因此冻融期有所缩短,加之冻融温差的减小,土壤所受冻融作用的程度与强度也将随之降低,但随着春季解冻期降水明显增加,这一时期土壤侵蚀仍有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