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总悬浮微粒与飘尘浓度的相关分析魏贵臣,袁月梅,段玉环(许昌市环保局,河南461000)(许昌市环境监测部,河南461000)总悬浮微粒系指100μm以下的颗粒物;飘尘系指10mμm以下颗粒物。飘尘能长期飘浮于空气中,对人体危害最大并能降低光照和可见度...  相似文献   
32.
大气微生物粒子与飘尘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光散射气溶胶粒子计数器,在北京西单对大气细菌、真菌和飘尘粒子的浓度、粒度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细菌的粒度是负偏态分布,大气真菌是对数正态分布,飘尘是正偏态分布。大气细菌浓度与飘尘浓度的比值冬季大,为119538;夏季小,为24217;年平均比值为67517,>2.0μm的菌尘比值为1525387,2.0μm~8.2μm的菌尘比值为3318,>8.2μm的菌尘比值为394。大气真菌浓度与飘尘浓度的比值冬季大,为212770;夏季小,为65585;年平均比值为135344,<2.0μm的菌尘比值为952698,2.0μm~8.2μm的菌尘比值为5343,>8.2μm的菌尘比值为2632。  相似文献   
33.
尚鸣 《环境导报》2001,(6):35-36
核炸弹———飘尘污染带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城市建筑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楼大厦不断兴建,喜迁新居的市民不仅可以享受充分的阳光,而且俯瞰远眺还可以增添生活乐趣。大家常赞口不绝,“高层住房好,眼前豁亮,空气清爽”。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事实上,在9~10层以上(约30~50米)的大气中有条飘尘污染带,会对高层住宅居民的健康构成危害。一般来说,直径小于10微米的烟尘微粒,由于可以在大气中长时间飘浮,人们称其为“飘尘”。飘尘有害主要是因为各种有机或无机的烟尘微粒,可以随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刺激气管支…  相似文献   
3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3):I0008-I0008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相似文献   
35.
中子活化分析在研究成都市大气飘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成都市特定的地理环境和逆温差效应的气候特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在横向和纵向上几乎都不能扩散,而只能就地弥漫。本文就利用中子活化这一核分析技术,对成都市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大气飘尘中微量元素(特别是As、Cr、Th、U等有害元素)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6.
颗粒物污染是城市大气污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颗粒物按粒径可分为降尘和飘尘:降尘是指粒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在呼吸作用中又可被有效地阻留在上呼吸道上,因而对人体危害较小;飘尘是指粒径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物,能在空气申长时间悬浮,易经呼吸侵入人体的肺部组织,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37.
太原市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与DNA的结合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太原市主要工业区下风向昼夜采集大气飘尘,利用化学分离和荧光法,测定了飘尘粗提取物中多环芳烃(PAHs)混合组分与DN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段采集到的大气飘尘中,PAHs混合组分都能与DNA结合,且白天采集到的飘尘中PAHs混合组分与DNA的结合能力较夜间采集到的样品作用更强.研究结果提示,太原市主要工业区大气飘尘中可能含有不需经过生物体代谢或活化而直接与DNA作用的PAHs化合物,且在白天动源排放增加和光辐射作用下,其反应性可能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38.
兰州市城关区2000年春季大气气溶胶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2000年春季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分析了该地区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质量浓度及飘尘的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春季该地区TSP及飘尘的污染十分严重;TSP的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为双峰型;粗粒子在飘尘中的比例比较大;气象条件、人为活动规律对TSP的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飘尘的粒径分布规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9.
40.
《新疆环境保护》1990,12(4):7-13
本文采用概率统计及回归方程显著性对比检验的方法,对采暖和非采暖期大气飘尘的质量浓度及质量粒径分布类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飘尘的质量浓度及质量粒径分布类型均为标准正态分布。飘尘质量粒经分布呈“驼峰形”,两峰对应的粒径区间分别为0—0.38um 和5.78—7.92um,两峰包含的质量为总质量的50%以上。非采暖期飘尘中粗粒(>1.50um)的质量是细粒(≤1.50um)质量的1—1.9倍,采暖期细粒子的分担率达53.9%。飘尘占颗粒物的百分率,非采暖期为42.1%,采暖期为5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