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51.
当前发展环保产业需要重新认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更好地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如下看法:目前环保产业应是以服务业为重点内容,以市场化、产业化为其发展方式的一个综合性新兴产业,要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建立政府激励机制,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机制,并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2.
广阳岛的生态修复设计以"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为价值追求,聚焦"生态"和"风景".生态修复设计围绕"摸清本底、自然恢复、生态修复、增加生物多样性"四个核心方面展开,通过运用土壤改良技术、海绵理水技术和生态疏田技术等生态修复技术提升生态修复科技内涵,使生态修复后的广阳岛以生态为魂、以风景为象.一期按照四种模式完成生态修...  相似文献   
53.
在政策支持和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可能会导致县级地区垃圾焚烧项目迅速增多,且带来潜在的环境监管压力和环境社会风险,需要给予持续的特别关注,并对地方做好环境监管和风险管控的指导。本文基于全国精细化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生活垃圾产生量、网络舆情等数据,通过构建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焚烧处理设施的服务范围识别及负荷率计算,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情感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焚烧处理设施的负荷率和负面舆情比例,对31个省份环境社会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平衡解决“缺口大”和“吃不饱”问题,合理规划布局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二是聚焦负面舆情高发领域、区域,积极防范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环境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54.
在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的新彤势下.应拓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内涵。指出目前的竣工验收监测对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的制约因素考虑不周、忽视了“三同时”的垒过程、忽视了非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和区域性开发项目、忽视了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提出要创新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理念、优化竣工验收监测方法、强化竣工验收生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展区域性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  相似文献   
55.
针对当前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系统管理的日趋严格,综合归纳了在役装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系统设置现状,重点分析了在役装置报警仪系统的不足及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6.
吴维平 《交通环保》2004,25(2):27-31
就“SOLAS公约修正案”和“ISPS规则”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SOLAS公约”履约和建立中国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体系提出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尚在探索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医疗废物处置与管理现状,并剖析了其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对医疗废物强制实施全过程管理、集中控制和区域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对策建议,以及建设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的构想。  相似文献   
58.
浅析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现场调查及有关资料,分析了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现状和特点,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应尽快出台相关标准,使产品市场规范化,保证设备质量;从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两方面考虑工艺和设计;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设备运行的管理和维护。在此基础上,对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基于多目标优化与综合评价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城市源头减排设施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雨水径流削减与污染控制,但仍缺乏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来实现其科学规划设计.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与综合评价相耦合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以建设成本、雨水综合径流系数、污染物综合控制率为目标函数,以源头减排设施建设规模和海绵城市径流控制指标作为边界条件,建立基于快速分类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优化解集进行综合指标评价,得出最优化设计方案.利用该方法以研究区A为案例,构建了一套建设成本最小化、水文水质效益最大化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评估最优化方案的降雨径流控制与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能大幅削减雨水径流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70.1%;雨水峰值流量削减率超过40%,同时延后径流峰值出现时间;有效降低雨水径流污染,研究区各类污染物综合削减率均超过30%.本文提出的多目标优化与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基于特定的目标与需求,针对性提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海绵建设方案,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
Facilities life extension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among the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like oil and gas. By extending the life cycle of the industrial assets, a wide range of benefits is obtained, comparing with other life end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is article first contextuali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fe extension concept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showing global data about life extension.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ageing process, due to its great economic impact and the risk it poses to the production sector, regulatory entities, even in countries more advanced in that sector or that have already experienced the extension process, developed only superficial material about the topic without defining a structured methodology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ssibility of useful life extension. The available references do not allow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at possibility, which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Thu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guideline for the life extension process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a framework containing the main evaluation stages, aiming to facilitate the analysis of issues related to ageing and to support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Lastly, real case studies regarding current life extension processes submitted to the Brazilian regulatory body were evaluated agains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stages, evidencing their lack of necessary details to support the decision-making. Upon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real cases identified do not allow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and adequacy of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n its entirety, the same was also applied to a hypothetical case. The latter was developed based on facts reported by a major operator in Brazil. The result was the determination that the use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ransformed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ssibility of life extension into a systematic and transparent process, leading to easier and better-founded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asset during its extended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