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urban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 particular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RCMI) in the year 2003. With the support of data analysis from the year 2000, 2004 and 2006, clear linear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gender, income, health condition and rural-urban labor flow, whereas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us are more complicated. More importantly, results from regression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RCMI in countryside of China not only inhibits rural residents from seeking employment outside the village, but also pulls back rural people who have already worked in cities. When regional dimension is concerned, the pure composite effect of RCMI on rural labor flow is less significant in coastal areas with better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medical service.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在不同加载波下的力学性能,分别对其施加正弦波与三角波进行抗疲劳与变幅相关性试验,比较2种加载波下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在抗疲劳试验中正弦波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优于三角波加载;变幅试验中,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大,三角波加载下的最大剪应力、存储剪切模量和等效刚度均优于正弦波加载,但等效阻尼比小于正弦波加载。  相似文献   
73.
如何判断巷道开挖后,围岩弹塑性变形及围岩的力学行为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考虑岩石材料的损伤特性,建立了巷道围岩弹塑性损伤力学模型,对侧压力系数为1时圆形巷道围岩的弹塑性应力场及范围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算例,得出在相同塑性范围内,随着λ/E比值的增大,所需要的支护阻力也随之增大;当原岩应力一定时,随着λ/E比值的增大,巷道围岩的塑性区范围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考虑损伤作用使得分析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从而为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和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及强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山东省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变化特征,选取属于湿润气候的成山头站以及属于半湿润气候的惠民站、济南站、潍坊站、定陶站、兖州站6个气象站,利用国家气象资料中心提供的1960—2011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距平分析、回归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山东省ET0的年代际、年际和年内的时空变化趋势,并通过偏相关分析及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对各站ET0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湿润区ET0年代均值大于湿润区ET0年代均值,其中济南站最大,最大值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1269.2 mm,成山头站最小,最小值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为900.8 mm;6个站点中,济南站ET0值年际间的变化最大,极差达到351.9mm,定陶的极差最小,为157.8 mm。潍坊的ET0年际波动最大,标准差达到74.4 mm;定陶的年际ET0标准差达到51.4 mm,波动最小。6个站点的ET0年均值随时间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潍坊和兖州为极显著,济南和定陶为显著降低。ET0年均值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济南站〉潍坊站〉惠民站〉兖州站〉定陶站〉成山头站;6个站点的ET0都是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平均ET0值中部地区最大,达到409.0 mm,东北部沿海区最小,只有237.2 mm。夏季平均ET0值的空间分布与全年平均ET0值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只在惠民站为中心的小区域内出现降低,与周围区域有反差。秋、冬季平均ET0值在中部及东北部均较大,东北部最大,西南部及西北部较小,最小值出现在西南地区。半湿润气候的惠民站、济南站、潍坊站、定陶站、兖州站的ET0随时间的年内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夏季6月,全年的第162天。湿润气候下成山头站的ET0随时间的年内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春季5月,全年第150天以及秋季9月,全年第270天;山东省ET0与气象要素间的相关性很好,除成山头站的最低气温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山东省湿润气候和半湿润气候ET0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分别为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75.
为表征建筑物火灾环境下人员疏散预动作时间随机性,提出累积分布函数表征法,并给出根据已知累积分布曲线产生随机预动作时间的方法和步骤。对1993年发生在美国纽约2幢世贸中心双子大楼(WT1和WT2)的火灾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人提出的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等概率分布表征人员疏散预动作时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WT1的数据比较适用,对于WT2数据完全失效。而应用累积分布函数法分别对WT1和WT2的数据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模拟生成随机预动作时间的累积分布与原始数据的累积分布曲线完全吻合。同时,随机预动作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几乎与样本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76.
城市燃气埋地管道系统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系统中确定与不确定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针对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讨论其使用条件,运用集对分析的多元联系数对系统的危险等级进行划分。为了减轻评价者的主观影响,根据评价专家的综合素质,对评价专家进行权重赋值。最后将评价结果与集对势相结合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使得评价结果更符合系统的发展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77.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高层建筑正在逐渐增多,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高层建筑火灾的性质与一般建筑火灾不同,因此,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是火灾安全学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以可变模糊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型—二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以某高层建筑火灾安全评价为例,运用二级可变模糊评价模型进行风险等级计算,并与其他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变动权值,对该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有效,且评价结果对指标的权值依赖较小。该模型考虑了隶属度的相对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78.
针对机械系统广义可靠性中极限状态方程的模糊参数向等价正态随机变量转化时其均值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具有任意有界论域的模糊变量转化成随机变量的方法,以该法所得的随机变量的均值作为等价正态随机变量的均值,得到模糊变量的更为准确的等价正态随机变量表达式,使含有模糊参数机械系统可靠度能在正态空间内确定.并在算例中以水平截集法作为准确值,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79.
在分析洋河-戴河沿海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了三维变密度溶质运移模型。以2002-12至2004-12的地下水位和水质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用检验后的模型对研究区海水入侵原因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不同开采条件、不同防治措施下的海水入侵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表明:滨海地区超采地下水是造成海水入侵的根本原因,河流长期低水位导致海水倒灌加剧了海水入侵的程度;在滨海地区,只要地下水降落漏斗存在,就会引发海水入侵进一步向内陆移动;同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防止和减缓海水入侵的措施。  相似文献   
80.
论文以水循环发生巨大改变的黄河中游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模型以及黄河中游地区的水文数据,通过水循环系统的概化、子流域划分以及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黄河中游地区以及各个子流域水储量变化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近10 a,黄河中游地区水储量以年均3.79 mm等效水深的速度增加,而引起水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径流损失量减少,年均减少量超过2.93 mm等效水深;黄河中游地区水储量的空间变化差异性较大,水储量增加最大的区域是龙门—三门峡区间,年平均增加4.59 mm等效水深,而增加量较小的是三门峡—花园口区间,年平均增加2.71 mm等效水深,水储量增加居中的则是河口—龙门区间,年平均增加3.47 mm等效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