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3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1758篇
安全科学   352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645篇
综合类   3593篇
基础理论   80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80篇
评价与监测   245篇
社会与环境   565篇
灾害及防治   20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底泥冲刷沉降、再悬浮是作用于水环境内源污染的主要因素,而底泥间隙水的污染释放则是主要途径。通过底泥培养实验,研究了污染底泥及其间隙水的分层特性。结果表明,底泥及其污染物具有显著的分层特性。底泥间隙水中CODMn随深度的增加略有下降的趋势;底泥湿容重和干容重呈增大的趋势;含水率随底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底泥深度对底泥泥沙颗粒的级配有很大影响,在表层以细颗粒为主,随着深度的增加.底泥粒径增加,但趋势衰减较快。这对底泥冲刷作用下的再悬浮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是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新阶段。中国至今尚无明确的、系统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和规范,其评价理论仍在探索之中。分析了国内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和现状。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强调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该层次评价的介入时间、评价原则、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内容,提出从生态合理性、绿色化程度等方面考虑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利用2002年7月—2003年6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20余站点的监测资料,分析获得了北京地区PM10的浓度水平和地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远郊区县城关镇与市区污染水平相当;西南部和南部较其他地区污染严重;北京地区背景浓度很高,是国家标准年浓度限值的75%。这一分析结果可为颗粒物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滇池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在滇池外海不同方位选取6个采样点,研究了水质现状,沉积物Eh,pH,总氮,总磷以及间隙水重金属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水体仍属富营养化状态。在氧化表层下,Eh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迅速降低,沉积物深层为还原状态。pH在沉积物剖面变化不大,为7 0~8 5。滇池沉积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总氮和总磷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8 67和3 46g kg。剖面分布表明,沉积物表层总氮和总磷含量远高于底层,在表层0~10cm含量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重金属元素在水-土界面的浓度梯度为沉积物向水体的扩散提供了条件。不同采样点相比,位于昆明市附近的S6点沉积物内负荷较大。在外源减少的情况下,沉积物内负荷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成为控制滇池水质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95.
Habitat connectivity is a key objective of current conservation policies and is commonly modeled by landscape graphs (i.e., sets of habitat patches [nodes] connected by potential dispersal paths [links]). These graphs are often built based on expert opinion or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SDMs) and therefore lack empirical validation from data more closely reflect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ccordingly, we tested whether landscape graphs reflect how habitat connectivity influences gene flow,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ecoevolutionary processes. To that purpose, we modeled the habitat network of a forest bird (plumbeous warbler [Setophaga plumbea]) on Guadeloupe with graphs based on expert opinion, Jacobs’ specialization indices, and an SDM. We used genetic data (712 birds from 27 populations) to compute local genetic indices and pairwise genetic distances. Finally, we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s or indices and cost distances or connectivity metrics with maximum-likelihood population-effects distance models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s between metrics. Overall, the landscape graphs reliably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connectivity on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validation R2 was up to 0.30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up to 0.71. Ye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raph ecological relevance, data requirements, and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was not straightforward because the graph based on the most complex construction method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ing) sometimes had less ecological relevance than the others. Cross-validation methods and sensitivity analyzes allowed us to make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construction method spatially explicit. We confirmed the relevance of landscape graphs for conservation modeling but recommend a case-specific consideration of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eir construction methods. We hope the replication of independent validation approaches across species and landscapes will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relevance of connectivity models.  相似文献   
996.
从新疆某地典型城-郊-乡梯度带采集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Hg、As、V、Co、Ni、Cu、Zn、Cd、Pb和Sb等10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主要来源。结果表明:Hg元素在城区、郊区和乡村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超出研究区土壤背景值,As元素在城区和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Zn和Pb元素在城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其余元素在3个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应的背景值。研究区表层土壤中,V、Co、Ni、Zn、Cd、Pb和Sb等7种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均呈现沿城市化梯度带分布的地带性格局;As、Cu和Hg等3种元素的空间分布呈现岛状格局。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来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7.
王殊  邓田  窦征  朱明 《火灾科学》2016,25(4):224-227
提出了双波长光散射气溶胶粒径传感方法,设计实现了采用该方法的双波长火灾烟雾探测器。使用短波长和长波长的双波长光源,通过计算其光功率比值,利用其与中值粒径的关系函数获得气溶胶粒径,并根据不同粒径下的气溶胶浓度分别给出大小不同粒径的火灾烟雾或干扰气溶胶提示。因而,不仅可以有效区分大小不同粒径的火灾烟雾气溶胶,以正确探测火灾,而且能够识别微米级的大粒径干扰粒子,降低火灾误报率,可以应用于飞机等航空器空中密闭的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998.
生物炭-植物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Pb、Cd分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Pb、Cd作为该区域典型的重金属,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目前在土壤修复领域,植物修复、化学修复等单一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生物炭因其强吸附性及丰富的官能团与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结合的潜力,因此,探究二者联合修复对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效应,对于寻求更加绿色高效的修复方...  相似文献   
999.
燃煤电厂生态电力工业园区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发电是我国煤炭利用的主要渠道,是产生粉煤灰、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利用生态工业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对如何实现电厂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合理设计生态工业链以及如何建立生态电力工业园,实现电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苜蓿盆栽实验和Tessier五步提取法,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堆肥污泥施入黄土后,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及重金属在施污土壤-苜蓿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污泥施入黄土后,随着污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Cd的主要赋存形态由对照组的不可利用态(残渣态)向潜在有效态(铁锰氧化态)转化,污泥的施入提高了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苜蓿的种植对施污根际土中Cd的活性产生了钝化作用,使施污黄土根际土壤中潜在有效态Cd主要向不可利用态的Cd转化;苜蓿各器官对Cd均有富集和转移能力,苜蓿各部位重金属Cd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部>茎叶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结合态Cd是苜蓿茎叶部和根部吸收Cd的主要贡献形态;因此在实际生产时须严格控制污泥的施用量,以避免Cd在苜蓿体内富集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