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46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26篇
综合类   864篇
基础理论   517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76篇
社会与环境   22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太湖流域西部圩区陆地生态系统维持和调节功能量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圩区是南方平原水网地区一种重要的地理单元,圩区陆地生态系统维持和调节功能的研究对于圩区内的土地利用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选取太湖流域西部地区的圩区,采用物质量评估的方法,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水量调节、净化环境、土壤保持和生境维持等4 种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圩区陆地生态系统年可调节水量43.71×108 m3,削减总氮6 079.72 t,削减总磷734.99 t,保持土壤150.76×104 t,景观综合指数介于0.96~1.11 之间,体现出较大的服务价值;②圩区陆地生态系统维持和调节功能的总量和单位面积量在空间上都存在差异性。从总量来看,宜兴、溧阳和金坛各市区较高,武进、丹徒和丹阳的服务功能总量较低,地形及水系分布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单位面积的服务功能量来看,丹徒和丹阳较高,金坛、溧阳和宜兴处于一般水平,武进最低,圩区内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③圩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管理和恢复应参考服务能力大小,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生态服务功能较强的市区,应发挥其生态功能的优势;生态服务功能较弱的地区,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④研究成果对于圩内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等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上海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赵军  杨凯  邰俊  吴阿娜 《环境科学》2005,26(2):5-10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推导环境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的标准方法之一.以全国城市河流整治的样板工程--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采用支付卡式CVM研究方法,对该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分析.共发放支付卡式CVM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获得张家浜生态系统服务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95.07~253.04元/(a·户),将研究结果与国内外部分研究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支付意愿的分布形态和范围,对支付意愿与受访者个人社会经济变量(收入、学历、捐款经历和环境态度等)的回归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回归结论进行了环境经济学解释.对支付卡式CVM研究中导致支付意愿产生偏差的部分原因作了一定讨论.最后提出了用CVM推导支付意愿的研究方法面对的批评和争议以及CVM研究结论可靠性的环境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生态敏感因子和生态敏感区是评价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笔者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进行分析,认为耕地资源危机、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涝、旱和台灾、酸雨及地面水污染是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因子;农田,水源地、河岸带、海岸带及城镇等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敏感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全国生态系统食物生产功能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得食物生产不稳定,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评价我国食物生产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食物生产产量,根据营养成分转化率,将各类食物折算成热量来统一核算,研究评价了我国生态系统食物生产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ArcGIS、SPSS进行空间分析及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① 2010 年,我国生态系统的食物生产总量为11 765.28×1012 kJ,空间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② 华东、华中、东北地理区,河南、山东、黑龙江三省具有较高的食物生产能力;③ 耕地质心的转移并没有引起食物生产质心的转移,技术要素的投入更能提高食物生产能力,研究发现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等与食物生产热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增大技术要素投入的力度,是提高我国食物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5.
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伟  范俊韬  张远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0):1495-1500
健康的流域水生态系统是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我国严峻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我国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确立了流域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以保障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流域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居环境的生态性为内涵,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①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分区管理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②健全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生态系统保护阈值;③建立以流域生态承载力为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④以保障流域环境流量为前提,实现水资源生态利用;⑤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实现流域城市生态化发展;⑥加强生态制度建设,构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实现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6.
论文借助经验渗透系数法和价值评估方法,通过对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服务价值的科学评估,得出吉林省湿地渗漏补给地下水量和价值量,其中每年补给地下水量约99.71亿m3。不同湿地类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量大小排序是沼泽湿地(46.40亿m3)>湖泊湿地(26.64亿m3)>人工湿地(21.48亿m3)>河流湿地(5.19亿m3)。而不同湿地类中,以内陆盐沼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量最大,达到每年18.60亿m3,其次是季节性咸水沼泽,每年为14.93亿m3,而水产养殖场最小,每年仅为0.05亿m3。对于吉林省具有不同渗透系数的湿地,其每年渗漏补给地下水量也不同。总体合计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价值为401.83亿元。不同湿地类补给地下水价值排序是沼泽湿地(186.99亿元)>湖泊湿地(107.36亿元)>人工湿地(86.56亿元)>河流湿地(20.92亿元),而不同湿地型补给地下水价值最大为内陆盐沼湿地(74.96亿元),最小为水产养殖场(0.20亿元)。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价值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于3个区域,即以白城市和松原市为核心区域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为主的补给地下水区域,以四平市、长春市和辽源市为核心区域的人工湿地补给地下水区域和以吉林市为核心区域的“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为主的补给地下水区域。论文研究结果能够为吉林省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合理利用以及湿地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云南省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生态资产提供的生态产品与服务价值总和,是生态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资产对人类福祉的主要贡献。论文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生态资产和GEP的内涵、关联与核算体系,评价了云南省2010年生态资产状况及其为受益者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评价结果显示:云南省2010年生态资产状况总体良好,林地、灌丛和草地生态系统的质量水平属于良等级;农田生态系统的质量水平差;生物多样性质量水平优。云南省2010年GEP总量为29 869.51亿元,其中,直接产品价值为4 132.69亿元,间接服务价值为25 736.81亿元。2010年GEP是当年该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3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资产与GEP的核算,可以定量反映生态系统状况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为评估区域生态系统保护成效及建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城镇化背景下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均至关重要。城镇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展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管控人类开发行为、维护海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研究区,构建了一套综合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结果显示:1)群岛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单岛尺度上,南长山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北长山岛、庙岛和大钦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小黑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处于可载状态,不同海岛应实施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模式;3)区块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可载区占41.7%,临界超载区占30.0%,轻度、中度和重度超载区分别占15.9%、8.1%和4.3%,超载区主要分布在各岛的城镇建设区域。  相似文献   
999.
生态水利是近些年来涌现出的新兴学科研究领域.论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国家重大需求,总结了生态水利的概念内涵和学科发展特点,从系统理论、二元结构和安全边界角度阐释了生态水利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水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水利工程的长期生态效应、河湖连通与湿地水系网络构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需水与生态...  相似文献   
1000.
鄱阳湖河湖交错区鱼类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湖交错区是流域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湖泊的主要通道,也是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场所.本文通过在鄱阳湖河湖交错区采集10种114尾大型经济鱼类,从组织、体长体重、食性、栖息水层、区域等多个方面分析鱼类重金属Cr、Mn、Co、Ni、Cu、Zn、Cd和Pb的含量特征及差异,识别影响鄱阳湖鱼类重金属含量水平的关键因素,评估居民摄取鱼类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不同鱼类体内Zn的含量最高,而Cd和Pb的含量最低,鱼鳃是Mn和Ni的主要富集组织,肝脏是Cu和Cd的主要富集组织;体长体重与肌肉中Cr、Mn、Ni、Zn、Cd和Pb含量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杂食性鱼类肌肉中Cu、Zn和Cd的含量最高,而Co在草食性鱼类肌肉中的含量最高;鱼类不同生活水层对肌肉中Cr、Mn、Zn和Co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除Cd外,不同区域对鱼类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利用RDA排序分析结果显示,体长和食性是影响鄱阳湖鱼类重金属含量水平的关键因素.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复合目标危险系数(TTHQ)均小于1,表明鄱阳湖鱼类重金属的富集不会对人群食用产生潜在危害.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水生态安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