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595篇
安全科学   157篇
废物处理   110篇
环保管理   294篇
综合类   1258篇
基础理论   230篇
污染及防治   209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138篇
灾害及防治   3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直接大红4BE的磷钨酸均相光催化还原脱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红  李克斌  李娟  陈经涛  张涛 《环境科学》2013,34(6):2271-2276
以磷钨酸(H3PW12O40,PW12)为光催化剂,异丙醇(Isopropanol)作为电子给体的条件下对偶氮染料直接大红4BE进行均相光催化还原脱色研究,考察PW12用量、IS浓度、直接大红4BE和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杂多蓝(PW1-2)对直接大红4BE具有明显的还原脱色作用.pH=2.0,直接大红4BE初始浓度50 mg·L-1,PW12浓度为600 mg·L-1,IS浓度为0.13mol·L-1,50 min直接大红4BE的脱色率可达到90.39%.4BE的光催化还原脱色速率随PW12和I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恒定;直接大红4BE初始浓度增加,其光反应一级速率常数降低;PW12、IS和4BE浓度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离子强度增加,4BE脱色速率减小,表现为负的盐效应,推测4BE与光反应生成的杂多蓝(PW1-2)进行复合,然后发生电子转移引起偶氮染料还原脱色和杂多蓝氧化复原.本研究结果表明PW12/IS/UV能够有效用于偶氮染料直接大红4BE的还原脱色处理.  相似文献   
72.
不同Fe(Ⅲ)对活性污泥异化铁还原及除磷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BBR反应器活性污泥作为铁还原菌菌种来源,采用兼性厌氧/严格厌氧恒温培养试验,投加不同Fe(Ⅲ)考察各条件下的异化铁还原能力同时比较对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2种条件下Fe(Ⅲ)还原能力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依次为:Fe(OH)3>氧化铁皮>青矿>红矿,其中严格厌氧条件下较好.同时,除磷效果与其呈正相关,富集培养至7d,Fe(OH)3及氧化铁皮体系出水磷浓度均达到2mg/L以下,之后继续降低,最终达到0.5mg/L以下.结合异化铁还原除磷机理,可以证明,不同Fe(Ⅲ)表面吸附作用对TP的去除贡献较小,其主要作用为铁还原菌驱动下的化学沉淀去除.  相似文献   
73.
Formic acid was used for the nitrate reduction as a reductant in the presence of Pd:Cu/γ-alumina catalysts.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synthesized by wet impregn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TEM-EDS. The metals were not distributed homogeneously on the surface of catalyst, although the total contents of both metals in particles agreed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s. Formic acid decomposition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its influence on solution pH and nitrate removal efficacy was investigated. The best removal of nitrate (50 ppm) was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75 g/L catalyst with Pd:Cu ratio (4:1) and two fold excess of formic acid. Formic acid decay patterns resembled those of nitrate removal, showing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kf (formic acid decay) and k (nitrate removal). Negligible amount of ammonia was detected, and no nitrite was detected, possibly due to buffering effect of bicarbonate that is in situ produc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 formic acid, and due to the sustained release of H2 gas.  相似文献   
74.
系统分析了辽河流域近十年社会经济和水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基于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人均GDP指标,建立辽河流域COD和氨氮环境学习曲线;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在现有治污水平下,辽河流域未来水污染物排放趋势及水环境压力。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环境压力巨大。根据辽河流域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新时期的污染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5.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污泥减量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经济效益,在隐性生长、代谢解偶联、微型动物捕食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在水处理方面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同时探讨了各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6.
还原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铬渣中含有毒性较强的六价铬化合物,其严重污染环境。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等还原剂对铬渣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解毒效果。探讨了还原剂的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六价铬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浓度为1mol/L、pH9.5和反应时间为15min时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主要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特征,最终结合深圳市“十二五”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提出全市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针对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污泥,油泥成分复杂、严重污染周边环境且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采用三相离心分离工艺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含油污泥处理的最佳条件。添加分离剂能够改善油泥分离性能,提高油泥温度能够改善油泥流动效果,摸索出油泥离心分离的最佳时间和离心速率,并对分离后的三相物质进行物性检测。该工艺处理含油污泥可以有效的回收原油,处理后固相减量75%,实现含油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主要污染物减排是实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环保新道路的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因子增加,减排削减的范围覆盖面更广,减排难度也明显加大。在工程减排空间和潜力相对减少时,更加突出结构减排。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制度减排,保障减排实施是环保部门管理减排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过源头防控、设施监管、考核革新、提升能力、以奖代补、落后产能退出、减排约谈、动态预警和领导蹲点等措施是提升管理减排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文章以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代表性的支柱产业为例,开展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至"十二五"末期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支柱产业分别将清洁生产水平提高至一级或二级,可减少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3 451.8吨/年和1 094.3吨/年,氮氧化物排放量是5 333.5吨/年和1 962.5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