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2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74篇
综合类   270篇
基础理论   98篇
环境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了地铁高峰运行期间换乘乘客在通道和楼梯口的速度-时间、密度-时间、流量-时间曲线。在所得统计曲线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紧急疏散模型,用Ven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换乘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仿真模拟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换乘楼梯流量随楼梯长度增加逐渐减小,并最终趋近2.5人/s;随楼梯宽度增加逐渐增大,并最终趋近5.1人/s。通过Origin软件拟合出两条曲线,并得出了流量与长度、宽度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公共场所内引导员的设置对紧急疏散及逃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3种工况的紧急疏散仿真模拟研究。基于分区疏散理念进行疏散区域的划分和引导员位置的设置,运用Building Exodus软件对3种工况下的人员紧急疏散情况进行仿真模拟,3种工况为无引导员、基于最短路径原则而设置引导员、综合考虑出口通行能力和最短路径原则而设置引导员。计算3种工况下的待疏散人员逃生效率及逃生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出口通行能力和最短路径原则设置引导员的工况,其出口利用率及逃生效率均最高,逃生效率的最佳工效统计(OPS)为0.087;基于最短路径原则设置引导员的工况位居其次,由于没有合理利用出口,导致所使用的逃生时间和无引导员工况的逃生时间相近,最佳工效统计(OPS)为0.417;无引导员工况的最佳工效统计(OPS)为0.443。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共场所紧急疏散时,按综合考虑出口通行能力和最短路径原则设置引导员,可提高人员疏散效率和出口利用率,同时减少人员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燃烧的香所产生的烟气驱动小白鼠在恐慌条件下逃生,研究了群集效应下出口位置对恐慌疏散效率的影响。试验采用90只雌性小白鼠。出口宽2 cm,设置位于中间、靠近边界一侧、距离边界一侧2 cm、距离边界一侧10 cm和距离边界一侧20 cm 5种工况。每种工况试验前,首先对小白鼠进行逃生训练,使其熟悉出口位置。然后对每种工况进行若干次试验,分别记录每只小白鼠通过出口的时间。结果表明,出口位置对恐慌条件下的疏散效率有明显影响,边界出口效率明显高于中间出口,最优的出口位置是距离边界一侧2 cm处。  相似文献   
994.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prevalence and potential risk factors of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among farm vehicle drivers in southern China.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used to interview 1,422 farm vehicle drivers in southern China.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that occurred from Dec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were investigated. Data on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and related factors were collected by face-to-face interview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among the investigated drivers was 7.2%.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lf-reported vision problem (adjusted odds ratio [AOR] = 6.4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86–10.87), self-reported sleep disorders (AOR = 10.03, 95% CI, 6.28–15.99), self-reported stress (AOR = 20.47, 95% CI, 9.96–42.08), reported history of crashes (AOR = 5.40, 95% CI, 3.47–8.42), reported history of drunk driving (AOR = 5.07, 95% CI, 2.97–8.65), and reported history of fatigued driving (AOR = 5.72, 95% CI, 3.73–8.78). The number of road traffic crashes was highest in the daytime and during harvest season. In over 96% of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drivers were believ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rash. Major crash-causing factors included improper driving, careless driving, violating of traffic signals or signs, and being in the wrong lane.

Conclusio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have become a burgeon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 Program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prevent farm vehicle–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in this emerging country.  相似文献   

995.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既体现了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社会,又承载着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居于十分重要地位。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应当制定以公共财政为主全社会多渠道投入支持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996.
国内煤层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通过燃煤产生的烟气、煤灰渣等介质进入空气、土壤和水环境中。公众健康危害评价结果证明燃煤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通过吸入途径对人体的总危害危险大于二氧化硫、氨氧化物等一般污染物。鉴于我国近几年火电厂等煤炭消耗量大,并且不断增长的现状,指出对燃煤造成的放射性环境污染应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7.
具备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是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GLM模型。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基于7765份调查问卷,论述了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的特点和人群差异。研究发现,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在年龄、职业、县(市、区)、城乡、收入等方面差异显著,但是在性别、地形方面差异不显著。在不增加消费成本的情况下,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与公众可持续发展行为取向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增加消费成本的情况下,则行为取向滞后。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评估值整体上较高。但仍有少部分人缺乏最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998.
环境信息公开及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环境信息公开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于提高环境决策的质量和执行,控制污染有着一定的作用。我国已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其它形式环境信息公开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在实践中,我国存在着环境信息公开法规体系不完善、公开的环境信息不准确、企业及产品的环境信息公开不充分等问题,应在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的法规体系、加大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建设公共环境信息系统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9.
环境政策边缘化现实与改革方向辨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认为由于中国现行环境政策的设计、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决策过程的主流。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规出边缘化特征,表现在环境政策的末端管理特征、尚未建立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公平与效率准则未纳入政策设计过程、缺乏综合绩效评估、环境投资总量不足与低效率等。从政策的设计、作用环境、作用对象、作用范围的变化分析了边缘化的产生原因以及所导致的中国环境保护的误区和问题.包括技术、经济.生态、社会效率的分离.环境资源的区域配置低效率、近动式管理以及政策实施效果与政策目标的偏离等。本文提出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环境权益以及全成本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并分析了需要解决和突破的关键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对开发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气作为环境的重要要素,其状况优劣对开发区的发展及布局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已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仍在探索之中。对城市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分析、预测和评价,对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对开发区进行了大气功能区划分,给出了开发区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最后,针对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情,在产业发展方向、项目规划布局、能源使用、绿化、环境管理以及土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