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47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8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运用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SSI)有限元三维分析软件 SASSI2 0 0 0对一个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作了简单的介绍 ,并详细叙述了试验的建模方法。对于试验中的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条件 ,El- centro波、Taft波和 5 0年超越概率为 10 %的南京人工波等三种地震波输入 ,三个加速度峰值水平 0 .1g、0 .2 g、0 .3g及两个水平向地震波输入的各种组合工况均进行了计算。在数值计算中 ,假设地基土为覆盖于基岩上的半无限粘弹性水平成层土 ,采用等效线性模型考虑土的动力非线性的影响 ;上部结构用三维杆系有限元单元模拟 ,楼板用四结点壳单元模拟 ,每个结点有三个平动自由度和三个转动自由度 ,模型试验中所施加的人工质量均匀分布于壳单元上 ;基础视为平板基础 ,用八结点块体单元模拟 ,每个结点有三个平动自由度。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较 ,结果表明 :计算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荷载下的反应性状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SSI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2.
D-InSAR技术及其在活断层运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nSAR技术作为InSAR观测的重要方面,可以对地表形变进行比较精确的探测。随着目前国内外利用InSAR观测技术对地形测绘、活断裂(主要是活断层发育地区的地震同震形变)、地面沉降、滑坡、火山爆发、冰川运动等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该技术的研究也开始从萌芽向更加广泛和纵深发展。本文在介绍InSAR技术基本原理的同时,重点介绍目前该项技术在活断裂运动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3.
供水管线震害量化参数--渗漏面积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分析管线破坏状态对震后供水管网功能的影响,首先需要对管线的震害状态进行量化。建议用管线渗漏面积标定管线的破坏状态。在管线震害分析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震后管线渗漏面积的计算方法,为进一步进行供水管网抗震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4.
我国许多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位于地震易发区,地震给这些城市和地区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76年唐山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震易发区城市和地区的防震减灾基础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由地震波在地表传播引起的强震地面运动造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需要根据未来地震发生情况下的强震地面运动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准确地预测未来地震发生时的强震地面运动是抗震设计和加固的重  相似文献   
35.
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基础建设设施规模的扩大让曾经偏远的地震监测台站设施的保护成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何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监测环境,保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可靠性,南京市在依法行政的实际工作中不仅确保了地震事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开创了地震监测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6.
冯锐  玉霞 《防灾博览》2003,(3):28-29
一条谚语三句话,看人看房看地下。房倒屋塌有七度,四度有感十遭难。 这条谚语本是专业人员的口诀,讲清了地震烈度中三个最重要的分级关系。 众所周知,评定地震自身能量大小时,用震级来度量;而欲评定一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效应时,就要用烈度这个量了。烈度是以宏观破坏现象为判据的,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判别标准,称为烈度表。一般情况下,震中区的烈度最大(烈度异常区除外),向外逐  相似文献   
37.
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一次旷古未有的特大地震,郯城“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深不敢视”(康熙《郯城县志》)。地震波及黄河上下,长江南北,长城内外,南至浙江、江西、湖  相似文献   
38.
冯锐  肖莉 《防灾博览》2003,(5):21-22
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的03时41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正以90公里的时速驶入紧邻唐山的古冶车站,1400多名旅客已进入梦乡。突然间,司机发现前方的夜空中有三道耀眼的亮光闪现,蓝光粼粼,亮度能看清车身。这种多年行驶中从未见过的异常,使司机本能地果断拉下了非常制动闸,列车在呼啸的刹车声中,被一双巨手抓起来颠簸和晃动。紧急中,司机迅急松开大制动闸,  相似文献   
39.
40.
对全球1900~1980年6级及以上地震,分级别统计了其时间(年、月、日及月龄)和地域(经纬度)的频度,及相应的能量分布.指出其结果具一定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在地震频度与能量的谱分析,及频度与地球自转的相关性等方面,尚可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