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9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2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IC是基于单元网格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易于与气候模式进行耦合,从而揭示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复杂影响,为分析气候变化情景下流域洪水的响应特征提供技术支撑。作为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构建了基于5 km×5 km网格分辨率的西苕溪流域VIC径流模拟模型。利用流域出口横塘村水文观测站1990~2000年日流量观测数据并结合西苕溪流域的汇流特点,采用Dag Lohmann汇流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VIC模型对西苕溪流域日、年径流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良好,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相对误差Er分别为077%和343%,模拟日或月流量的确定性系数和Nash Suttcliffe系数都大于075,特别是对洪水年汛期流量过程的模拟,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80,模型对洪水的模拟可信性较高  相似文献   
512.
姚惠明  沈国昌 《灾害学》2000,15(2):70-73
1949长江流域 6月~ 9月持续降雨 ,上游降雨总量超过中下游 ,有些测站为实测以来最大 ,洪水过程包括多次洪峰。长江干流洪峰流量较一般 ,但其长历时洪量和年径流量较为稀遇。上游来水比重大 ,宜昌以上 30 d总入流占汉口以上的 2 / 3以上。灾情以中下游为最大  相似文献   
513.
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他带领中央电视台记者进入洪雅林区暗访,被山上放下来的滚木砸伤了腰。林区狂砍天然林事件被曝光后,他在家里接到两次来自洪雅的匿名电话,称已派三名杀手到重庆要取他的人头。吴登明回答,我情愿用我的人头,换洪雅百万亩天然林!  相似文献   
514.
王春来  谢龙大 《灾害学》2001,16(4):57-62
1999年梅雨期间,浙北的杭嘉湖地区和新安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灾-“99630”特大洪水。这次洪水的降雨、水位都超过历史记录。在特大灾害面前,各级防汛部门精心调度,正确指挥,各地发扬风格,团结抗洪,各类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515.
冯平  王仲珏  田为民 《灾害学》2008,23(1):23-26
在现行的水文风险组合计算中,往往需要对非正态分布的水文变量进行正态化处理,这必然引起畸变,从而影响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根据Ditlevsen界限,进一步建立了基于二维Gumbel分布的长距离输水系统的综合水文风险评估模型,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串联系统风险计算中如何建立n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的难题。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的21条主要河流为例,分析了采用Gumbel联合分布来研究降雨量或洪水的联合分布特征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际水文概率的组合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北段的综合防洪风险是3.1%,其防洪安全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51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影响流域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基于太湖流域在全国的重要性及太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洪水效应研究的迫切性,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HEC—HMS模拟了5种土地利用情景下的2次典型洪水过程,定量分析了单一土地利用/覆被对洪水过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同场降雨,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大小顺序为:林地〈疏林灌丛〈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涨水历时长短顺序为:林地〉疏林灌丛〉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峰现时间出现最早的是建设用地,其次是耕地、草地、疏林灌丛地和林地。建设用地对暴雨洪水过程影响最为显著,不仅使得最大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增大,汇流时间变短,还大大改变了洪峰形态,使流域原有的坦化洪水波形的能力降低。城市化会严重加剧流域暴雨洪水,而森林则有利于缓和流域暴雨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517.
冰湖溃决不仅对财产和基础设施具有破坏性,而且对当地居民也构成极大威胁。冰湖溃决的预测和风险评估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影响至关重要。文中提出了一个冰湖溃决的预测模型,强调选取容易获得的预测因子。以喜马拉雅山地区的48个冰湖为样本,使用地理探测器检测4个选定的预测因子:母冰川面积、冰舌坡度、冰湖面积和坝顶宽度。结果显示:冰舌坡度q值最大,为0.334 2。在交互作用检测器中,母冰川面积和冰舌坡度在交互作用后有最高的解释力,为0.684 4。这表明:与冰湖和冰碛坝相比,母冰川对冰湖状态的影响更大。在利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构建的冰湖溃决预测模型中,验证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3.33%和87.5%。研究为喜马拉雅地区未来的灾害管理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