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8篇
  免费   781篇
  国内免费   1300篇
安全科学   3446篇
废物处理   175篇
环保管理   1289篇
综合类   8068篇
基础理论   1007篇
污染及防治   453篇
评价与监测   775篇
社会与环境   623篇
灾害及防治   423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883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754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16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639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558篇
  2003年   612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环境质量的分析与评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环境质量的真实情况进行反应,从而为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下面,文章简要概述了环境质量的意义,阐述了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并对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文章概述了国内关于居住区环境评价研究现状,分析了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居住区环境评价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水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流等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但利用水体中分解者微生物群落构建IBI评价标准的报道很少,针对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研究更是鲜见.本研究针对包钢稀土尾矿库周边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开展评价工作,基于地下水环境中微生物群落Illumina高通量测序信息,筛选关键环境因子,甄别敏感或耐受微生物分类属,确定候选生物参数,探索针对地下水的微生物完整性指数(microbiome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M-IBI)评价流程与标准构建方法.结果表明,总计12个地下水样点中,4个样点属于健康等级(Ⅰ级),占总样点的33.3%;2个样点属于亚健康等级(Ⅱ级),占总样点的16.7%;5个样点属于一般等级(Ⅲ级),占41.7%;1个样点属于较差等级(Ⅳ级),占8.3%;总体来看,靠近尾矿库的样点健康等级较低,而远离尾矿库参照点受到的干扰较小,健康等级较高,这可能与人类活动干扰影响程度密切相关.参照该地区地下水理化参数基础上的水质情况分析结果,发现应用M-IBI指数可较合理地评估包头稀土尾矿区周边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合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本研究初步提出针对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的M-IBI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流程.  相似文献   
994.
2014年APEC期间北京市PM10和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APEC会议期间联防联控措施对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毒性的影响,采集2014年APEC会议前后3个月北京市大气PM10和PM2.5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性损伤能力. 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PM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PM2.5,颗粒物对 DNA损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研究用TD30值来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TD30为引起30%的DNA损伤率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单位为 μg·mL-1),TD30值越低,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越强,APEC会议前后样品的TD30值表现为 APEC期间(11月)>APEC前(10月)>APEC后(12月),说明氧化能力APEC后 >APEC前 >APEC期间. 用PM10质量浓度乘上其在250 μg·mL-1 剂量下的DNA损伤率得到颗粒物暴露毒性指数TI(toxic index),与往年具有代表性月份样品的数据对比,TI大小顺序为2004年 >2014年 >2008年,说明大气中颗粒物暴露毒性随着政策控制力度的加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5.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96.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A)964种,扩展核心期刊(A-)648种.此次获得"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称号的环境类期刊有3种.  相似文献   
997.
乌鲁木齐大气PM2.5对质粒DNA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乌鲁木齐大气PM2.5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不同季节PM2.5的氧化能力,并进行氧化性毒性与相应气象因素和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大气PM2.5的质量浓度具有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M2.5全样和水溶部分氧化能力的季节差异较大,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季最大,春季和夏季之次,秋季最低.冬、春、夏、秋季大气PM2.5全样的TD30(PM2.5对质粒DNA造成破坏达到30%所需要的颗粒物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440,491,503,515μg/mL,水溶部分分别为474,721,666,600μg/mL.绝大部分PM2.5样品全样的TD30值均小于水溶部分样,表明全样的毒性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全样TD30值与平均温度显著(P<0.05)正相关,表明寒冷的天气/季节可能造成PM2.5的高毒性.水溶样TD30值与风速显著(P<0.01)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的风速和低的相对湿度可能跟较低和较高的PM2.5的毒性有关.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仅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来评价大气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大小的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吸附的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998.
正《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11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根据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定的,包含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等多个文献计量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9.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000.
正《中国环境科学》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按照各期刊的各指标综合得分排名,将排序期刊分为A+、A、A-、B+、B、C 6个等级,评价的6448种中文学术期刊中有1939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区,其中权威期刊(A+)327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