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安全科学   26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681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20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质勘探的一些方法逐渐广泛运用到地质找矿的领域中,特别是物探、化探等勘探手段.本文通过对矿物质的几种成矿理论以及地质勘探在地质采矿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在我国各个城市,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地挑战,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同时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雾霾天气环境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研究.分析原因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环境措施.从而以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3.
鼎湖山秋季大气细粒子及其二次无机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刘子锐  王跃思  刘全  刘鲁宁  张德强 《环境科学》2011,32(11):3160-3166
利用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仪(TEOM)及大气细粒子快速捕集及其化学成分自动在线分析系统(RCFP-IC)于2008年10~11月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定位站进行了大气细粒子(PM2.5)及其二次无机组分(SO42-、NH 4+和NO 3-)与相关污染气体组分的同步观测与分析,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HYSPLIT轨...  相似文献   
64.
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颗粒物造成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简要概述了灰霾天气定义分级、分布特征与雾霾比较,深入研究了灰霾天气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与存在危害,系统探讨了灰霾天气控制措施、监测方法与治理对策。指出在现有灰霾天气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状况下,加强理念宣贯,建立预报预警,开展PM2.5防治,推进城区绿化,科学布设规划,可有效解决中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灰霾天气防控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65.
黑碳气溶胶(BC)因其显著的气候效应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背景点位BC的浓度水平和来源特征有助于掌握BC在区域尺度上的辐射强迫特性和环境影响。2009年秋季在华南沿海某区域大气背景点进行了为期约40 d的BC在线观测。观测期间BC的平均浓度为(2.34±1.33)μg/m3,与其它区域背景点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利用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系统WRF模拟的高分辨率三维气象场数据驱动HYSPLIT-4反向轨迹模式,模拟观测期间每小时的气团轨迹,将所有轨迹分为来源特征明显的东北沿海、北方内陆、香港方向和东南海面方向四类。当受到东北沿海来源气团影响时,BC的浓度为平均水平的1.4倍,BC和CO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而其它三类气团影响时的BC浓度都低于平均浓度,且BC和CO的相关关系很差,说明来自东北沿海地区的较近距离区域传输是影响该背景点大气BC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66.
2012年4月15日是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纪念日,这艘当时号称永不沉没的"梦之船"的失事原因也有了新的说法。1912年1月4日,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是1400年间最近的距离。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正是这  相似文献   
67.
ENN精粹     
野生水牛重回印第安部落路透社2011年5月8日蒙大拿东北部的印第安部落正在准备让野生水牛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上。这也是成千上万野生水牛种群在美国西部的广大土地上消失了近140年后,原住民首次准备重新引进野生水牛。居住在笔克城堡印地安保留区的苏族及Assiniboine族的印地安原住民,计划从黄石国家公园引入数十只水牛(又称野牛)到当地来,让它们在其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耕作、  相似文献   
68.
NOx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控制的污染物,燃煤工业锅炉是其重要来源。为了研究燃煤工业锅炉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在实验室模拟了不同煤种的燃烧过程。采用原煤/焦炭燃烧法分别研究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生成NOx的反应,探讨燃料型NOx的形成与释放规律,并解释试验模拟条件下燃煤NOx产污系数和现场实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中烟煤、无烟煤、煤焦的NO转化率平均值分别为25.77%,22.17%和11.98%,产污系数平均值分别为4.31,5.08和2.00kg/t,高于现场实测结果核算值。燃煤工业锅炉NOx以燃料型为主,燃料型NOx的形成和释放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由挥发分氮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焦炭氮的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煤种、温度、空气流量、粒径、氧含量等因素对4种反应各自影响及影响程度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69.
福州区域能见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8—2007年共40年的福州区域9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福州区域能见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论是08时、14时、20时,还是日平均能见度,平潭站均最小;08时平均能见度罗源最大,14时、20时、日平均能见度永泰最大。(2)40年来,除永泰站外,其余各站全天候能见度和霾雾天气能见度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近年来下降趋势趋缓,霾雾天气能见度的下降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度。(3)前20年,福州区域各站08时能见度主要集中在6级、7级和8级:后20年,6级能见度出现概率明显上升,8级能见度的出现概率明显减少,3级以下能见度(〈1Km)的出现概率有所减少。(4)全天候能见度的年变化为单峰型,能见度最低值出现在春季的3月或4月,峰值出现在7月;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年变化与全天候能见度的年变化相类似。但其变化幅度小于全天候能见度。  相似文献   
70.
选取西安两次重污染天气,结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气象保障新建激光测风雷达数据产品研发应用,总结形成对西安重污染天气预警服务有良好参考意义的特征指标。结果表明:重污染天气发生前48 h,500 hPa上新疆至陕西一带盛行一致偏西气流,700 hPa上陕西中南部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20℃等温线在40°N以北,850 hPa上-8℃等温线在关中35°N以北,西安站3 km以下存在多层逆温,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3 ℃/km。重污染天气转为优良天气时,500 hPa上贝加尔湖一带低槽东移南压,40°N、110°E附近明显冷平流或温度锋区迅速南移影响河套至陕北,700 hPa上35°~40°N、110°E附近南移锋区经向温度梯度增至10 ℃/500 km,-20℃等温线南压至陕北北部,850 hPa上-8℃等温线移至关中南部,锋区向南移动影响陕西大部,延安、西安一带偏西南风转为偏北风,西安站3 km以下多层逆温减弱、消失,温度递减率增至5 ℃/km以上,低层过程降温超过8℃。研发的激光测风雷达产品提供了时空高分辨的近地层风场监测信息:重污染发生发展时,2 km以下各层风速小于6 m/s、维持弱下沉运动;重污染天气消散、转为优良天气时,2 km以下部分层次风速由8 m/s增至10 m/s以上,上升运动趋势与分钟尺度内波动振荡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