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546篇
安全科学   36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71篇
综合类   1333篇
基础理论   593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74篇
灾害及防治   15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从人工神经网络(ANN)、专家系统(ES)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出发,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水文生态效应评价的混合型专家系统(HEMES)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各模块的功能。然后抓住ANN、ES、GIS的共同作用因子一专家知识,从数据库结构、C 类方面探讨了三者集成的问题,并根据集成的思想探讨了相关功能设计。指出HEMES是一种更准确、易操作的评价技术,可作为相关管理、决策者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52.
采用浓度梯度污染暴露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石油烃和重金属Cu2 、Cd2 的毒性效应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石油烃和Cd2 、Cu2 对沙蚕均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暴露4 d和10 d后,石油烃LC50分别为440和110 μg·L-1,Cu2 分别为1 150和570 μg·L-1,Cd2 分别为5 090和2 500 μg·L-1,相应的生态毒性大小为:石油烃>Cu2 >Cd2 .在Cd2 、Cu2 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率均低于50%.而在石油烃污染暴露条件下,沙蚕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最高抑制率可达90%以上;而且,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与石油烃的浓度显著相关.可见,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较灵敏地反映出石油烃对沙蚕的污染效应及其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3.
通过安全生产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笔者从一个行业出发 ,阐述了安全文化系统工程 ,概括、总结并创建了以“1个严为特征、2个抓为重点、3项工作为途径、4个规范为核心、5个开展为动力”的“12 345”安全文化系统工程 ,以系统思维、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思想 ,论述了“12 345”安全文化系统工程的形成过程 ,为安全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 ,追求长久的安全效应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4.
露天深孔爆破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爆破所带来的地震效应、噪声以及废气等污染的同时,结合某矿山生产爆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些防治爆破环境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冯锐  玉霞 《防灾博览》2003,(3):28-29
一条谚语三句话,看人看房看地下。房倒屋塌有七度,四度有感十遭难。 这条谚语本是专业人员的口诀,讲清了地震烈度中三个最重要的分级关系。 众所周知,评定地震自身能量大小时,用震级来度量;而欲评定一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效应时,就要用烈度这个量了。烈度是以宏观破坏现象为判据的,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判别标准,称为烈度表。一般情况下,震中区的烈度最大(烈度异常区除外),向外逐  相似文献   
56.
评价自然灾害健康效应及其需要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屠杭 《灾害学》1997,12(1):93-96
介绍了评价自然灾害健康效应及其需要的指标体系。提出通过调查死亡、伤亡、患病等,分析其与灾区人口、特定年龄人群、职业、习惯、地理位置、时间分布等关系,来科学评价灾害的严重性,提出救灾技术措施和确定主要卫生服务内容,保护易感人群,为灾后进行建筑物结构或位置的易感性分析以及制定防灾减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58.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厦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的生态效应远比Cr^3+大的多。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59.
矿井井筒提升设备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典的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罐笼绕流的二维RNGκ-ε湍流模型,分析其初始边界条件,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FLUENT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罐笼运行时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得出井筒内流场及压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罐笼运行期间,由于空间受限而引发活塞效应,井筒内压力发生瞬态变化,造成通风系统的压力波动,导致气流运动的动态改变,对通风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1.纳米科技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胶体化学的建立,开始研究直径为纳米数量级的微粒,并试图应用于催化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曾用减压蒸发法制备锌黑,用于导弹的红外探测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态和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并对金属微粒的表面电子能级状态作出了解释,用量子尺寸效应解释了超微粒子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