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8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11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对Janbu普遍条分法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anbu普遍条分法(或称严格Janbu法)是第一个基于任意形状滑面且考虑滑体所有平衡条件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该方法存在的严重不收敛问题一直困扰着边坡理论和工程界近半个世纪。本文基于Janbu普遍条分法的基本原理和假设,重新推导出数学上更为简洁的安全系数积分表达式,指出传统计算格式不易收敛性是推力二阶导数的不合理数值误差所致,应用数值平滑技术可减少这个误差,使计算过程稳定收敛。研究表明,改进后的Janbu普遍条分法不失为理论相对严格、工程较为实用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火灾中均布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方板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法确定了火灾时钢筋混凝土板的温度分布,并基于塑性铰线理论确定了火灾时钢筋混凝土方板的破坏机制,根据高温下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对火灾过程中塑性铰截面的弯矩及板的极限荷载进行了分析,可为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婧 《安全与健康》2006,(6S):39-39
莱钢炼钢厂行车二车间肩负着该厂银山前区的吊运任务。银山前区自去年7月份投产以来,行车二车间连续4个月被评为厂“平安先进单位”,这完全得益于该车间发明创造的“一点二看三运行操作法”和“极限位置操作法”。  相似文献   
14.
地铁火灾场景设计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地铁火灾是火灾科学界研究的热点。火灾场景设计是开展地铁火灾研究的基础环节,它对地铁内的烟气运动和人员疏散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发现,地铁火灾场景的设计并无统一明确的表述。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铁火灾场景中需要确定的火灾荷载和起火点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莱钢炼钢厂行车二车间肩负着该厂银山前区的吊运任务.银山前区自去年7月份投产以来,行车二车间连续4个月被评为厂"平安先进单位_这完全得益于该车间发明创造的"一点二看三运行操作法"和"极限位置操作法".  相似文献   
16.
杨纪功 《安防科技》2004,(10):41-42
消防监督部门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工程防火审核、火灾隐患的整改及工程设计部门在进行工程消防设计时,必然会涉及防火分区这个概念。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建筑内部在防火分区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的建筑工程防火分区划分不够科学合理,防火分区严重超面积;有的防火分隔不彻底,防火墙有缝隙或防火分隔物耐火极限不够;有的采用金属防火卷帘却没有设置喷水保护或虽有水保护但消防用水量严重不足或水保护时间不够;有的空气调节系统没有采取任何防火分隔措施等等。建筑工程防火分区设计如何,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关系极  相似文献   
17.
在对略阳电厂后部山体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电厂后部山体在开挖前后的稳定性问题,并对开挖后的坡体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推广非金属复合管在油田集输油领域的应用,明确其在集输环境中的老化特性是关键问题。基于集输油现场的工程条件,针对长庆油田试用的4731B型钢丝缠绕增强复合管,以采出原油、采出水为实验介质,通过挂片实验、水压爆破实验,借助电镜扫描、拉伸测试对复合管内衬层老化行为、拉伸性能以及复合管极限承压与老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出原油与采出水均可渗透扩散进入内衬层内部,还会发生局部深入渗透;采出原油、采出水的局部渗透速率分别可达3.4,10.6 mm/a;在某些工况下,内衬层表面产生裂纹;短时间(168 h)内的介质渗透甚至裂纹对其机械性能影响较小,而光氧老化影响显著;现场服役813 d后,复合管极限承压下降2.79%,表明复合管承压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已完成的16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配筋率的13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根据得到的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采用虚梁法编程计算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弯矩-挠度滞回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恢复力模型的建立为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含断续节理岩质边坡的破坏中,阶梯状破坏尤其显著,是一种常见的失稳破坏形式。借助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5.0)进行简单地质结构模型下的边坡数值模拟,通过采用PFC软件中的人工合成岩体技术,研究了7种不同组合形式下含断续节理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其内部微观接触力场的演变规律。首先对PFC软件中采用的微观力学性质参数进行了验证模拟,通过对完整岩块进行双轴压缩试验和巴西劈裂试验的模拟,得出其应力-应变曲线和强度包络线,从而计算出完整岩块的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宏观力学参数;然后通过对含裂隙的颗粒集合体进行直剪试验的模拟,得出其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以及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与正应力的关系曲线,从而计算出裂隙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最后对含上述微观力学性质参数的边坡进行静力荷载下破坏形式的模拟,得出裂隙萌生前应力集中、裂隙萌生后应力释放,以及可将潜在滑动面上方的坡体位移分成4个区,即坡脚处最大位移区、坡肩处较大位移区、坡体内部较小位移区、坡体后缘最小位移区,并验证了萌生的裂隙一般会近垂直于岩桥向坡体表面扩展,切割潜在滑动面以上坡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