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22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704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55篇
灾害及防治   4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舟曲县泥石流灾害频发,2010年8月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大量生命财产损失。文章采用遥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获取舟曲县植被覆盖、岩性、构造等信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与水文分析获取水系、沟谷纵比降、沟谷弯曲度、流域、坡度信息;基于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开展县市灾害调查中提供的泥石流易发性量化经验权重,对全县178条较大沟谷进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得到的结果与野外考察和前人认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方法不需要大量的野外工作,具有评估迅速简单的特点,对县级以上区域尺度的泥石流易发性快速评估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2.
贵州喀斯特地区河网分布规律及其主控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喀斯特地区河网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主控自然要素的关系,运用GIS为主要分析手段,以贵州为研究样区,通过数字矢量化1∶5万水系图、降雨量分布图、地貌类型图、坡度图、岩性图等,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定量计算了不同类型区河网密度值,分析了贵州河网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贵州平均河网密度为781.84m/km2,受构造运动影响较为明显,整体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非碳酸盐岩地区河网密度为1000.43 m/km2,石灰岩地区为597.16 m/km2,白云岩地区为779.41m/km2,河网密度与岩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非碳酸盐岩地区河网密度要远远高于碳酸盐岩地区,白云岩地区河网密度高于石灰岩地区;在垂直空间上,坡度≤2°时,河网密度最大,为1237.36m/km2,而坡度≥25°时,河网密度为379.37m/km2,随着坡度的增加河网密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3.
为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中Orbal氧化沟工艺性能,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O rbal氧化沟工艺的实际运行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各构筑物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污染物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4%、91.92%、85.73%、87.6%以上。COD、TN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厌氧池和氧化沟外沟;氧化沟外沟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此过程pH维持在6.9~7.1。  相似文献   
94.
泥石流地质灾害是降雨、松散物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泥石流暴发形成过程中,降雨条件、物源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同演化。因此,根据系统耦合协同理论和熵值赋权理论,本文建立泥石流暴发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并对重庆市北碚区典型泥石流单沟进行了耦合协调程度和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泥石流暴发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能够为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5.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57%和41.58%,均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由于T型氧化沟中以好氧环境为主,缺乏厌氧和缺氧环境以及进水的BOD5/TN值低,工艺对有机物及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但TN和TP去除效果较低。提出了加强工艺脱氮除磷的措施,为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PDCA循环模式是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最基本方式,也是实现体系绩效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手段.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经过PDCA等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涉及到的诸多要素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系的目标与方针得以实现.从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角度来看,整个体系运行过程中的PDCA循环又可以分为以下层次:单要素间某几个管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几个要素之间形成的PDCA循环;大部分要素(关键要素)之间的作用;整个体系的PDCA循环.这几层次的循环模式也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现以表1所涉及的工作为例,探讨这几个层次PDCA循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国内外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区划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合体,探讨土地利用的发展历史、现状特点、变化过程及趋势,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向,包括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合理分配、结构和布局形式等,在地域上进行分区。通过简要回顾国内外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理论方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今后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重点及发展方向:从自然要素向自然与人文要素有机结合方向转变;从大空间尺度向多空间尺度方向转变;从传统的区划方法向综合集成的新技术手段转变;从静态的区划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的动态区划研究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98.
《世界环境》2011,(2):6-6
迅速变暖的气候使得阿拉斯加的国家公同正发生变化:永久冻土融化引发泥石流,阻住要道;冻土上冒出的高高的灌木丛遮挡了四周景色,冰川也融化失色,并且带来水灾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
本文给出了济三煤矿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情况,以及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该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和特点。详细描述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培养和驯化适应低浓度生活污水优势菌种的几个步骤,以及防止和控制污泥膨胀和老化的方法。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比150%、控制氧化沟未端溶解氧(DO)1.5 mg/L,能取得最佳的CODcr去除率和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76.7%和79.8%。  相似文献   
100.
以安徽某县污水处理厂的改良氧化沟工艺调试为例,采用自然培菌和间歇培养相接合的方式进行调试,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在进水COD100mg/L时,MLSS在1500mg/L时,出水COD、NH4-N均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对调试过程中的各环节如人员培训、带负荷试车、污泥培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确定了各工艺段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