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91.
杨洲  张志强  杨静  卢金锁 《环境科学》2022,43(4):2055-2061
污水管道的厌氧环境是诱发H2S和CH4等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我国污水收集系统内建筑排水立管与市政污水管道之间设置化粪池加剧了污水管道通风不畅的现状,提出将建筑排水立管与污水管道直连形成的增强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污水管道通风量,来改善管道气相空间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方法,以...  相似文献   
192.
研究了不同污水流速下,各粒径零价铁(ZVI)对实际污水中硫化物(S~(2-))和硫化氢(H_2S)浓度以及pH值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污水流速下各粒径ZVI的损失量和消耗量.结果表明,当污水流速为0.2 m·s~(-1)和0.6 m·s~(-1)时,ZVI粒径越小,S~(2-)和H_2S的去除效果越好,其中R3-ZVI对S~(2-)和H_2S的控制效果最好,但其损失量和消耗量最高且pH偏高(分别为8.5和8.3),而R2-ZVI对S~(2-)和H_2S的控制效果与R3-ZVI接近且pH适中(分别为8.1和8.0),当污水流速提高至1.2 m·s~(-1)时,R2-ZVI对S~(2-)和H_2S的控制效果最好且pH值适中(7.9),而R3-ZVI的损失量和消耗量因受水流速度影响而显著增加,从而导致其对S~(2-)和H_2S的控制效果降低,综合考虑,采用R2-ZVI控制污水中的S~(2-)和H_2S产生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3.
针对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实际地下换热过程复杂、设计困难等问题,以苏州地区某浅埋式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TRNSYS软件搭建地源热泵仿真模型,对一定条件下埋管内冷却水流速与地源热泵系统性能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同蓄热体积下埋管深度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增大冷却水流速有利于土壤温度恢复,但系统耗电量增加。该浅埋式地源热泵系统冷却水流速1~2 m/s均在合理范围内,且埋管深度越大,最佳设计流速越小。  相似文献   
194.
矩形池如平流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其排泥方法一般用刮泥机将污泥刮至方锥形泥斗,定期排除泥量;小型矩形池可不用刮泥机,直接采用多斗人工或PLC编程定期排泥。无论哪种排泥都存在泥斗/控制阀门/阀门井数量多、操作不便的弊端。将泥斗改为泥槽,主要探讨了用单管排泥代替多斗多管排泥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5.
基于循环冷却水旁路净化含油水的模拟装置,研究了旁路流速、各次料水比、旁路吸附塔填料换料时间间隔、吸附塔填料填装形式、系统温度对系统含油水浓度达标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化达标时间随旁路流速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旁路流速为1.68 ×10-3 m/s时,净化达标时间最短;选择适当的各次料水比1/2 400,保证较短的净化达标时间和较低的经济成本;换料时间间隔为△tn+1=1.2nh时,较其他方式更有效合理;吸油填料的填装形式为混合式,系统运行温度为35℃时,净化达标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96.
为了对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研究,建立了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内污染物质降解动力学模型,考察EGSB反应器启动和稳定运行阶段不同运行条件时COD去除效果,并分析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研究确定了处理实际焦化废水(进水COD 2 000 mg/L左右)微氧EGSB反应器在启动和稳定运行阶段所适用的基质降解模型,动力学常数vmax、KI、KS、vmax/KS、KS/KI分别为7.34×10-3h-1、197.76 mg/L、19.53 mg/L、3.7×10-4L/(h·mg)、0.10和2.4×10-2h-1、66.64 mg/L、44.07 mg/L、5.4×10-4L/(h·mg)、0.66;微氧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能够逐渐适应并高效降解焦化废水中污染物质,焦化废水中毒性污染物质对颗粒污泥的抑制程度是由KS/KI决定的,KS/KI越大,抑制程度越弱,处理实际焦化废水EGSB反应器启动和稳定运行阶段的KS/KI分别为0.04~0.1和0.66~0.74;液体上升流速Vup的提高能够明显提高最大比基质降解速率vmax,降低半饱和常数KS和抑制常数KI,最终强化微氧EGSB反应器的运行效果,稳定运行阶段COD去除率高达92.7%。  相似文献   
197.
地下水采样方法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种地下水采样方法开展方法比对研究。通过系统分析监测数据,指出了3种方法所采水样在基本水质参数、无机离子、金属、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感官类指标等项目监测上的显著差异,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分析原因。结果表明:与贝勒管法、潜水泵法相比,低流速法有效地解决了采样操作过程中易产生的曝气问题;对井内水体扰动较小,降低了水样浊度;减小了井内水位的大幅度泄降,避免了不同层位间污染物的迁移及周边水和井内滞水的交叉污染;节约了场地操作时间和后期污水处理所需花费。因此,低流速法在采取代表性水质样品方面更具方法优势。  相似文献   
198.
射流风机用于地下车库类建筑防排烟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地下车库类扁平空间的火灾特点,提出此类场合内的合适的消防设计理念和利用射流风机的诱导作用来实现辅助排烟的设想.并结合双层流体稳定性判据,提出了射流风机的布置方案和出口流速的临界值,以克服射流风机干扰烟气层的弊端,最后在一假定地下空间建筑内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99.
建立了内循环反应器试验装置,综合研究了内循环反应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反应器主要性能参数(液体循环流速、总平均气含率、液体混合时间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不利于液体循环的过渡区,在该过渡区随表观气速增加,液体循环流速增大缓慢,甚至减小,但较高的底隙高度会减弱这种效应;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高径比下,随底隙高度增加,液体混合时间、总平均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底隙高度下,液体混合时间随着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体积氧传质系数、总平均气含率随高径比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0.
火电厂烟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按照《固定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76-2001),以及《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57-2000)对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流速进行了比对监测,结果表明,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流速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