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04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丁枢 《环境保护》2007,(6):70-73
现代社会在享有物质空前繁盛、经济飞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酿下了诸如资源匮乏、污染严重、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副产品的苦酒.生存环境的危机引发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相似文献   
42.
对目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认知程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增温以及各种异常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越加关注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并一直努力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案。然而自《京都议定书》这份唯一的国际范围签署的旨在减缓温室气体的协议制定以来的10年时间。气候变化问题有增无减。没有得到实质改善。这不仅是科技水平和政策手段上的局限所至,更为根本的原因是现有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仍存在缺陷。全球气候变化长期被默认为“公地悲剧”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冥王星现象”。这种认知上的缺陷导致了当前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难以行之有效。要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完善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3.
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的不合理利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等环境污染效应正逐渐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当天,为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中科宇图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环境生活类移动应用产品——微保APP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新产品的发布仪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秘长-汤海、北京市科委电装处处长-万荣、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义丰  相似文献   
44.
45.
刘铭 《环境保护》2007,(6):39-40
编者按 电力革命的产物--空调是人们益寿延年的功臣之一.空调设备在创造局部环境舒适的同时,既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又在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46.
余国泰 《环境化学》1990,9(5):71-78
由“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与大气环境中的化学组分的变化有关;而大气环境中化学组分的改变,将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及社会影响。因此,首要的任务是研究大气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制定措施,加强国际协作。本文介绍了当前全球重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及其影响,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7.
《环境保护》2004,(3):62-62
记者目前在“创意英国”活动中获悉,伦敦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设立了每天5英镑的收费项目。  相似文献   
48.
49.
绿色技术     
《环境》2004,(11):61-62
  相似文献   
50.
本文认为环境生态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来加以解决。作者认为:国际合作应在国际性河流流域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国际组织应重视科学研究,协调各国政府在能源税收、补贴和开发再生能源方面取得进展。此外,在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国际组织可调试债务与自然环境互换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