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31.
32.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管座角焊缝易产生缺陷成因和管座角焊缝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际应用,对管座角焊缝射线照相质量控制提出较为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周伟  郝志荣 《安全》2012,33(2):55-56
正互感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进行电压、电流变换的变压器类设备,在电力系统广泛被使用,它是将电力系统一次回路中的电量信息按一定的比例关系传递到二次回路提供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对系统进行监  相似文献   
34.
为应对大型能源基地输电走廊紧张的问题,出现了一些相对复杂的发电厂、变电站接入方式,导致传统的分析经验难以适用,以一种利用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将发电厂密集接入电网的设计方式为场景,针对该方式下输电线路的感应特征来自于线路中不同同塔分段耦合叠加的问题,在 EMTP程序中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计算线路整段及各分段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分析了这种接入方式下输电线路的感应特征。  相似文献   
35.
针对33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无专用接地线,设计一种串接电阻的新型接地装置,以避免当绝缘架空地线存在过大感应电压时因瞬间直接接地产生的电弧伤害。通过对某33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不同情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分析,为新型接地装置的电气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同时详细设计了其机械结构。对新型接地装置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了其相较于传统接地线具有的便携性及安全性优势。  相似文献   
36.
针对雷击电磁辐射对录井系统的危害问题,建立了录井系统线路雷击危害模拟试验模型,采用8/20 μs冲击电流发生器,开展了录井系统的雷击耦合试验,定量分析了雷击电磁辐射对录井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和距离电流通道的减小,耦合的电压随之增大;线缆长度越长耦合的电压越大,最大耦合电压达到了2 720 V;屏蔽层接地可以有效地减小电磁辐射对线缆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37.
异物是引发GIS设备内部击穿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运行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受电场力作用发生随机运动,现场检测难以确定内部异物的特征。本文针对GIS设备内部异物开展力学特性分析,建立126 kV GIS等效模型,并仿真比对交流电压及脉冲电压作用下GIS内部异物的动态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电压下GIS设备内部异物颗粒的跳动轨迹呈现无规律特征,施加特定脉冲电压条件作用时,GIS内部异物跳动规律可控,其跳动高度及时间间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8.
目前绝缘子串伏秒特性主要通过冲击放电试验获取,成本较高,且现有研究伏秒特性的模拟计算方法只考虑了标准雷电波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空气间隙的放电研究,基于先导发展法建立了考虑绝缘施加电压波形的伏秒特性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25片XP-160绝缘子在标准雷电波下的伏秒特性,并与实测及IEEE推荐雷电波下绝缘子的伏秒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绝缘子的实际放电行为,可以作为模拟绝缘子串伏秒特性的1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9.
采用活性炭涂层电极构建电容去离子吸附装置,以氯化钠模拟含盐原水,研究电压、流量、进水浓度等操作参数对活性炭涂层电极脱盐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率和比吸附量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加,且比能耗随之增大。流速越小,出水的浓度越低,当对出水的浓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小流速。当进水浓度低于活性炭涂层电极的饱和吸附量时,比吸附量随着进水浓度呈线性增加;当达到饱和吸附量时,比吸附量不会随进水浓度的增大而发生改变;比能耗随着进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0.
电催化氧化降解大气中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娟  俞伟刚  郭锐  余宙  杨骥  贾金平 《环境化学》2007,26(3):392-394
将有机废气通过高效微孔曝气转移到液相,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电极,研究不同鼓气速率和不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高气量有机废气的处理.在实验范围内,当曝气速率为20L·h-1,外加电压为5V的条件下,处理速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