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3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700篇
安全科学   746篇
废物处理   60篇
环保管理   174篇
综合类   1749篇
基础理论   352篇
污染及防治   325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21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含油污泥-煤混合燃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分析了不同配比下混合燃料的挥发份析出特性、着火特性和燃尽性能。研究表明:不同配比混合燃料的燃烧阶段都可分为100~450℃和500~800℃2个温度区间;升温速率对混合燃料燃烧曲线影响不大;混合燃料的燃尽温度从空气条件下的800℃降低到富氧80%条件下的600℃,燃烧曲线向低温侧移动。混合燃料的挥发分初析温度从单煤时的410℃迅速降低到油泥含量40%时的200℃,煤中继续掺入油泥混合燃料,挥发分初析温度变化不大;随油泥含量增大,混合燃料的着火温度逐渐从510℃降低到275℃,燃尽温度逐渐从900℃降低到605℃,燃尽时间逐渐从60 min降低到41 min;混合燃料的油泥含量为40%时,稳燃特性指数最大。因此,混合燃料具有较好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992.
文章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火电厂氨区的氨泄漏和扩散状况。根据电厂氨区及氨储罐的布置特点,基于当地的气象条件,研究了不同风速、不同风向、不同泄漏点的氨泄漏扩散特性。通过检测氨区周边特征线上的氨浓度分布状况,分析了泄露发生后10 s时间内的氨扩散情况。研究认为在主导风向下氨泄漏检测仪安装在W和S面的交界面附近,高度为y=-0.5 m到y=1.5 m区域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3.
随着《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2010)的颁布实施,对陶瓷炉窑烟气污染开展深度治理已成为必然。在上述背景下,文章以文献资料调研和现场监测为主,开展中国陶瓷行业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和治理技术现状研究。重点关注陶瓷炉窑烟气颗粒物、SO2、NOx、氟化物、氯化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特性。研究表明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受燃料种类、窑炉类型、工艺水平的影响较大,现阶段中国陶瓷炉窑烟气中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较高,普遍超过最新陶瓷排放标准要求,因此为了达标排放必须开展有效治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国内外陶瓷烟气治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多污染物联合控制是我国陶瓷行业烟气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4.
室温下,用紫外光对假单胞菌株进行2 min诱变。分别用驯化后紫外诱变和未诱变假单胞菌处理系列浓度(20、100、200、300、400 mg/L)苯酚水样,对比分析其在降解速率、降解时间、微生物呼吸率、酶活性等降解特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假单胞菌经紫外诱变后,对苯酚的耐受性得以提高,去除高浓度苯酚的速率得以提高,处理较高浓度苯酚的能力明显提升。诱变假单胞菌完全降解较高浓度苯酚的时间比未诱变假单胞菌短,诱变假单胞菌对于高浓度苯酚的适应性比未诱变假单胞菌更好。苯酚降解过程中,脱氢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活性,假单胞菌经诱变后其酶活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95.
从某含铊废水中筛选出一株耐铊细菌(菌株序列登陆号:JF901704)菌株,研究了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pH值、温度、摇床转速及菌体生物量对铊的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JF901704菌株在铊初始质量浓度20 mg/L,吸附时间60 min,pH值7.0,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生物量1.0 g/L时,吸附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JF901704菌株对铊的吸附率可达89.0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细胞壁中的羧基、亚氨基及羟基对铊吸附起主要贡献的官能团。  相似文献   
996.
加快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同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97.
矿化蚀变信息是遥感找矿重要的标志。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青海省拉陵灶火地区为实例,对经典的Crosta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改进,采用ETM+1+ETM+2、ETM+3/ETM+1、ETM+4/ETM+3、ETM+5和ETM+1+ETM+2、ETM+4/ETM+3、ETM+5、ETM+7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通过对比,认为改进后的方法找矿效果更好,为今后该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图片新闻     
图为侵入岩体顶部接触带的局部,可以将它看作一个岩浆热液矿床的微缩模型。岩浆及热液侵入于长石石英岩屑杂砂岩中,岩体及外接触带都发生了硅化、高岭石化等热液蚀变。在侵入体内有网脉状及囊状的磁铁矿矿体产出,而在岩枝的顶端形成了致密块状的磁铁矿矿体。  相似文献   
999.
<正>图为侵入岩体顶部接触带的局部,可以将它看作一个岩浆热液矿床的微缩模型。岩浆及热液侵入于长石石英岩屑杂砂岩中,岩体及外接触带都发生了硅化、高岭石化等热液蚀变。在侵入体内有网脉状及囊状的磁铁矿矿体产出,而在岩枝的顶端形成了致密块状的磁铁矿矿体。标本的主体为凝灰质板岩,中部为凝灰岩夹层。凝灰岩及其两侧的围岩具有明显的绿泥石化现象。详细观察表明,岩石没有成岩期后的构造裂隙和脉体穿入,绿泥石化与凝灰岩层密切相关。由此可以推测:水下火山喷发的沉积物将与一定量的气液流体一同被上覆  相似文献   
1000.
不断增长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逐渐扩大,由于其严重影响,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从环境、人类生活等方面阐释了生活垃圾对城市的危害,进而对城市中生活垃圾的特性进行探讨,为人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