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1.
武汉地区防汛抗洪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理兴  郭见扬 《灾害学》1999,14(1):23-27
简述了1998年武汉市防汛抗洪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迅速、合理地预测和评估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江苏省洪涝灾害防治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了江苏省洪涝灾情评估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阐明了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在财产保险防洪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保险业防灾减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3S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领域。和如何将3S技术应用于财产保险防洪救灾领域,建立财产保险防洪救灾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构架及其功能特点,该系统可与保险公司业务系统紧密结合,显示直观。同时包括保险分析、灾害分析和专题图显示等多项功能。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无缝集成。因而能从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上指导保险公司的防灾减损工作。切实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以深圳市为示范区,该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荆江分洪区1998年洪水转移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荆江分洪区1998年洪水期间安全转移的调查表明,叶然有分洪预案,但实际转移时仍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拥挤与混乱。完善分洪转移的组织与管理,已成为分洪区居民1998年转移后关注的焦点,分洪区居民普遍表现出对分洪洪水情不甚了解,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有关洪水的宣伟,提高区内居民的防洪意识,是荆江分洪区未来防洪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于是国家为保护更重要的地区而主动分洪。对分洪区历分洪蒙受的损失给预某种形式的补偿已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游地区防洪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开始实施的“平垸行洪,退田还尖”的土地利用调整方案,从长远来说应录求农业安且且收入逐渐提高条件下的土地利用,长江中游地区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转移,减水分蓄洪区的人口,移民建镇,对区内的土地要促进其规模经或,由优秀的有文化的农民经营,平时只有少量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人员,农忙时则大量地作用委节性合同工或实现机械化;大洪水时退田还湖,减轻长江干流大洪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总结陕西省城市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防洪减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重点说明城市防洪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针对省情提出了新时期城市防洪建设的思路、防洪策略和奋斗目标.山洪灾害是威胁中小城市安全的主要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鼓励和促进城市防洪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流综合整治是改善河流水文条件、发挥流域正常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水沙数学模型核算了苏支河实施控制工程后,湖北省洞庭湖区荆南四河河床冲淤量、河道分流分沙以及水位的改善情况;分析了控制工程对河段及近岸陆域的生态影响;阐述了工程控制措施对防治区域水土流失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同类型河流的洪水防治与水土保持提供科学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8年长江会流域特大洪水成因和汛在贯彻中央“32”字治水方针,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整治险工险段,加固长江干堤进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利用高新技术对长江干堤进行整险加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现状,并就今后如何采用高新技术加固长江干堤,确保堤防工程体系工程质量,建立相应的安全实时监测体系和开展防讯抗洪中的关键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如基于3S技术的雨情,汛情,工情,灾情的预测,预报及  相似文献   
19.
兴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与丹江交汇口以下800米处,是治理和开发汉江流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改革开放30年来,丹江口水利枢纽充分发挥防洪和发电效益,保证了汉江中下游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大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向鄂豫两省,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30年的奋力拼搏,30年的不懈努力,丹江口水利枢纽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上.  相似文献   
20.
快速设置装配式防洪子堤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防洪工程要求和目前防洪子堤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折叠的装配式防洪子堤的设计思想,进行了子堤的材料性能试验和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装配式玻璃钢桐木夹层防洪子堤.通过对子堤在土堤和混凝土堤表面挡水试验和快速设置技术的应用研究,表明该防洪子堤具有重量轻、可重复使用和快速设置等特点,特别适合在需要临时加高的水库大坝、江防大堤和城市河岸堤防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