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41.
我国洪涝灾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建华  江东  陈友 《灾害学》1999,14(3):36-41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洪灾形成的原因、时空上的规律以及现今防洪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提出了防洪减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2.
分洪区数字地形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健挺  陈德清 《灾害学》1998,13(1):7-10
从实用的角度介绍了建立分洪区数字地形模型(DTM)方程,并给出了在分洪区信息可视化、分洪区特征曲线生成、分洪区二维洪水演进等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现代职业安全》2005,(7):i002-i004
2005年汛期将至,据国家气象局的预测:今年6~8月,我国可能出现南北两支多雨带,洪涝灾害程度比去年严重;同时,由于大江大河存在防洪隐患、病险水库安全问题突出、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很低、防御山洪和台风灾害工作薄弱、抗旱工作薄弱等方面的原因,今年汛期防汛抗旱、防灾抗灾的形势十分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4.
在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靖边—临汾段)建设过程中,在河道及河岸荒地弃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弃渣将对河道的防洪产生不良影响,极易造成地质灾害。不仅对上、下游居民、厂矿、企业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对管线本身的安全也构成威胁。为此提出在施工设计时有必要在附近河岸荒地集中设立弃渣处理场。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运渣距离,方便施工,利于管理,可以实现施工、水保、管道安全、经济等因素的良好组合。  相似文献   
45.
《环境》2005,(4):46-46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推进邕江的综合整治,南宁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邕江真正成为造福南宁人民的母亲河。今年南宁市将再投资28亿元,建设全长28.3公里的南岸堤路园。目前,南岸沿线已完成了50多万平方米的拆迁工程,施工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整个工程将于今年10月底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夕建成使用。现在全长26.2公里、总投资达30亿元的北岸堤路园工程已经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6.
在实现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水文水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能够有效的开展防洪减灾作业。本文分别从防灾意识,技术学习,水文站网建设和预警预报体系四个方面探究如何更为有效的管理水文水资源环境,希望能够为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具体作业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劳动保护》2008,(8):74-74
7月1日,铁道部召开全路运输电视电话会议,分析了当前防洪安全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要求严格落实防洪日常检查制度,对管内设备汛期动态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48.
远距离输水工程沿途往往要跨越众多河系,交叉建筑物极易受到洪水的冲击,这就需要对其防洪风险给出定量的评估。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根据渠道所穿越的各条河流的水文、气象、地质、工程结构的随机特征给出了引水工程交叉建筑物的综合防洪风险计算方法;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3座渡槽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渡槽的综合防洪风险小于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49.
针对目前我国河道管理的现状,在原有防洪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理念,建立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体系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50.
赵洪杰  唐德善 《灾害学》2006,21(4):31-35
提出了防洪安全评价的概念,建立了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优选评价模型对防洪安全进行评价;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防洪安全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